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139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浣溪沙_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原文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 流。注释山花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在五代时为杂言浣 溪沙之别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段中,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 故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亦有径称浣溪沙者, 见敦煌曲子词。又因南唐李璟词 细雨梦回 两句颇著名,故又称南 唐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平韵。真珠:以珍珠编织之帘。或为帘之美称。 西京杂记:昭阳 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玉钩:帘钩之美称。依前:依然,依旧。春恨:犹春愁,春怨。锁:这里形容春恨 笼罩。悠悠:形容忧思不尽。青鸟:传说

2、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司马相如传:幸有三足鸟为之使。 注:三足鸟,青鸟也。主西王母取食。 云外:指遥远的地方。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处用以象征愁心。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高 帝纪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 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 三峡暮。名家评价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 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 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 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创

3、作背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 王感化尝为之连唱 南朝天子爱风流 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 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尊前集、花庵词选、啸余谱等均以此首为后主李煜作。 类编草堂余则题欧阳修作。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 像这首在词中点明 春恨 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 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 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 然而却用得 很不一般。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 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 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

4、算不上以情唤景。首句 真 珠二字或作 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 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 知其为帘,若说 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 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 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 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 春恨 并不是抽象的, 风里落花谁是主, 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 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 思悠悠 的直接 结果

5、。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则点出了春恨 绵绵的 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 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 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 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 丁香结 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 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 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 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更加令人怜 悯,青鸟、丁香 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 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

6、而又真挚实在。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 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 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接天, 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接天流 三个字让人想起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 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 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 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历代评价唐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漫叟诗

7、话:李璟有曲云 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 珠帘, 非所谓遇知音者。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南唐二主词汇笺:上言落花无主之意,下言回首一方之思。草堂诗徐正集:落花一事而用意各别,亦妙。寥园词评:李中宗: 手卷真珠上玉钩,按手卷珠帘,似可旷日舒怀矣。谁知依然恨锁重楼。所以恨者何也?见落花无主,不觉 心共悠悠一耳。且远信不来,幽愁空结。第见三峡波接天流,此恨何 能自已乎。清和婉转,词旨秀颖。然以帝王为之,则非治世之音矣。云韶集:那不魂销,绮丽芋绵。置之元明以后,便成绝妙好 词,缘彼时尚以古为贵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