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规范计算深度由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2668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行规范计算深度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行规范计算深度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行规范计算深度由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行规范计算深度由来.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在TJ7 74规范之前,我国一直沿用苏联 HHTy 125规范,以地基 附加应力对自重应力之比为0.2或0.1 (软土为0.1)作为控制计算深度的标准(以 下简称应力比法),该法沿用成习,并有相当经验。2但应力比法没有考虑到土层的构造与性质(比如:设基底下8m深度范围内 有两层上土,上层为中压缩性上,下层为低压缩性上,厚度各4m,用应力比法确定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6m,如果保持基础情况不变而把两层土的位置互换, 那么,因6m深度处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均未变化,用应力比法确定的地基变 形计算深度仍为6m。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如果前一个 6m是合理的,那么后 一个6m就不够了,因为前一个6m深

2、度范围内的变形量大于后一个 6m深度范 围内的变形量,同时,前一个 6m深度以下的变形量小于后一个 6m深度以下的 变形量。),过于强调荷载对压缩层深度的影响而对基础大小这一更为重要的因素 重视不足(应力比法也考虑了基础大小的影响)。自TJ7 74规范试行以来,采 用变形比法(0.025)的规定。(TJ7 74规范编制说明中提到“结果证明在匀质 地基上,压板而积相同,其变形沿深度衰减的规律基本相同,与荷载大小无关。 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同样结论。另外,工程实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规律。如表所示: 这是上海某油罐,基底外径41.42m,可明显看出,基底压力在地基允许承载力 (Rv I0t/m2)的范围内

3、的各级荷载下,各上层的变形基本一致,即使基底压力大于 地基允许承载力12倍的情况下,其变形率的增量也甚微。”表L某油婁标杆沉降童占基础边缘平均沆降壁的百轩申日朗1年、月*日1191U 12 812 1411 1R12 231*71L 3L 112 22 2711 (S|V?Ifl 87it S313 34泊2116 0315 44114 10准础边探5-c ikii 1n 2131 78就74Q 6541 tl52 46<14 26*5昭82 0511Hftl 061 064 064右右5 5Ml 56& 2M 471 62 () 22114n k朗启41病42 042 041

4、644L 745 25L 6梔杆常号30 34"21 627 0斯4課527 527. 529, 029 7丸5堆理課41 649J1 51 11 44 y4 64 66 26 J6 H50 7533L hL 32 12 52 52 5A -6入44 06。伽0 5f 5Q A1 i1 31 31 22 02 63但变形比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文献指出,变形比法规定向上取计算层 厚为1m的计算变形值,对于不同的基础宽度,其计算精度不等。从与实测资料 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用变形比法计算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时,其值偏大。但对于b= 10m50m的大基础,其值却与实测值相近。为使变形比法

5、在计算小 基础时,其计算 Zn 值也不至过于偏大,经过多次统计,反复试算,提出采用 0.3(1lnb)m 代替向上取计算层厚为 1m 的规定,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以下简 称为修正变形比法)。第 5.3.7 条中的表 5.3.7 就是根据 0.3(11nb)m 的关系。 以更粗的分格给出的向上计算层厚 z值。4.对于公式Zn= b (2.5-0.41 nb),该公式为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确定基础中 点的变形计算深度简化公式,该公式系根据具有 分层深标的 19 个载荷试验(面 积0.513.5m2)和31个工程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而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 定的基础宽度,地基压缩层的深度不一定随着荷载( p)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基 础形状(如矩形基础、圆形基础)与地基土类别(如软土、非软土)对压缩层深 度的影响亦无显著的规律, 而基础大小和压缩层深度之间却有明显的有规律性的 关系。绝大多数实测点分布在zs/b = 2的线以下。即使最高的个别点,也只位于 zs/b= 2.2之处。国内外一些资料亦认为压缩层深度以取 2倍b或稍高一点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