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287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宫春_立春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汉宫春立春I辛弃疾I注释I翻译I赏析I讲解【作品简介】汉宫春;立春由辛弃疾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 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 寄托故国之思。燕子的喜筵,象征南宋小朝廷的安逸享乐,影射“直 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族;词人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看到 大雁尚北归,而人却留南,真教人痛心疾首。全篇情调哀怨凄迷,寄 托作者对国事的忧伤,不是一般的怨春之作所能比。更多宋词赏析文 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原文】汉宫春;立春作者: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

2、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注释】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 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 色。【讲解】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 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 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 京口(镇江)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 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 妇女们多剪彩为燕

3、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 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 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 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 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 “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作 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 是说作者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 更谈不到肴馔了。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 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

4、达了作者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 的“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 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 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 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 “生 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作者对 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 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 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

5、复大业的深切关注, 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赏析】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 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 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 “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开篇用典,妥贴自然,不露 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 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但一接意绪凄迷:“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手法颇似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岂无风雨”。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时变化。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 来的燕子正往北风

6、,或许它们今夜会梦宿西园吧。“西园”,原指供皇帝游猎的场所,因其地处京城西郊,故称西园。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 有琼林苑,亦称西园,此应指后者。从“年时燕子”句看,此词大约 作于辛弃疾南归后不久。寄情于燕,令人寻味不尽。“黄柑荐酒”,黄 柑酿制的腊酒。“青韭堆盘”,把韭菜等装到五辛盘里。据本草纲目 •菜部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 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轼立春日小 集戏李端叔诗去:“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浑未办”(还未办、 全然未办),情境大异,如此良辰,其情绪之怅怅,浮

7、漾纸面了。下片继写“春已归来”。试看:东风著意,她吹得梅花微绽,清 香四溢;柳吐金丝,柔条婀娜;似乎一点儿闲空都没有。可是偏于此 前冠以“却笑”二字,既淡出了 “薰梅染柳”,春情画意,又可见实 中有虚,虚中有幻,在 此“立春日”,不过是美丽的想象而已。紧接 一转说东风还会忙里偷闲:“又来镜里,转换朱颜”。顿挫盘郁,至此 始托出真情:“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战国策•齐策 六:“秦始皇(一作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 squo;齐多知,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 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squo;谨以解

8、矣’。”此以清愁绵 绵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极言愁之多且深。最后一语破的:这愁是 怕见花开花落,更是最怕去年由塞北来的大雁却已先我而北还! 那么, 这愁便也“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了。这首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是 日欢乐习俗: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自己对天时人事却 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 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 席间作)。与此篇同一感慨。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称此

9、首:“&squo; 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 极写宴安酖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 ‘雁’,与燕激 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虽说扯远了些, 但他毕竟看出了词的主旨,与昔人咏节序的“率俗”之作迥异。不过“辛词之愁”,并非“未有甚于此者”。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 雨”)、贺新郎(“绿树听啼鴂”)等,而前者因“词意殊怨。 ……愚闻寿皇(孝宗)见此词颇不悦”(罗大经鹤林玉 露卷四)。只是本词藉咏节序以抒国事,悲慨窒塞,郁结于中,辞 浅意

10、深。称得上是一篇“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扎”(陈廷焯白 雨斋词话卷一)之作。【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 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 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 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 家和政治家。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