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324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岁宝宝发育指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诸参”叛藜芦龚雪 王建 王琼 张媛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75五代时期的韩保升统计 神农本草经 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在其撰写的蜀本草中指出:“本经三百六十五种中相反者十八种”。到了南宋, 宝庆本草折衷的十九反歌曰: “五参辈(人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偏与藜芦结冤仇” 。此后,金元儒门事亲十八反歌云: “本草明言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产。”诸参包括哪些?根据宋以前的文献,普遍认为藜芦反上述五参。到了金元时期,列举出了具体药物代替了模糊的“诸参” ,故导致后世争议不休。明清时代提及的诸参,主要涉及人参、沙参、苦参、丹参、玄参、紫参( 普济方载紫参反藜芦) 。 本草纲

2、目拾遗又增西洋参反藜芦,本草从新增加北沙参反藜芦。近代林通国统计文献,共十五种参名药反藜芦,即人参、沙参(南、北沙参) 、苦参、丹参、玄参、党参、紫参、西洋参、明党参、太子参、珠儿参、佛手参、华山参、空沙参。现将近代实验研究简要综述如下。现今中国药典指出上述诸参不宜与藜芦同用。1.关于古今对藜芦认识藜芦, 通称黑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的干燥根及根状茎。 神农本经始载其味苦,性辛、寒,有毒。归肺,胃经。 本草纲目载入草部,毒草类。以藜产作中药的有五种植物,其中藜产Veratrum nigrum L.大部分地区均产,应用较为普遍。其它四种,即毛穗藜芦、天目藜芦、毛叶藜芦、兴安藜芦分别在产地或

3、民间亦作藜芦入药。有吐风痰,杀虫毒之功效。主含生物碱。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含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点为在产生明显而持久降压的同时,伴有心跳变慢,呼吸短时抑制。关于其毒性,动物实验有详细报道,毒理作用与乌头碱相似,主要作用于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迷走神经,并对中枢神经及横纹肌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常因心脏,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临床上常见误服藜芦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死亡病例剖检发现除口鼻粘膜出血外,尚见胸膜,心外膜小溢血,肺瘀血,水肿等。历代医药家论述藜芦时,都注意到其辛苦有大毒,治疗量接近中毒量,使用不当或过量易中毒。2藜芦与人参、党参、沙参、丹参、苦参合用的实验研究综述2.1 人参与

4、藜芦的实验研究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cy 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经。功效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补中固脱。现代研究表明,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等。能兴奋神经中枢,加快神经冲动传导,口服有显著抗疲劳的作用。此外,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即适应原样作用。藜芦与人参合用会产生什么后果,古书记载并不统一。金元时期的朱丹溪云: “服参一两,入藜芦一钱,其功尽废。 ”说合用后人参功效大大降低,但不至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而此后明代李时珍纲目载十八反中“诸参”包括人参。再往后

5、药鉴载“人参一见藜芦便杀人” 。从“功效降低”到“杀人”意思有了质变。高氏 1 按古书记载的比例,在人参煎剂中加入十分之一左右的藜芦煎剂,发现小鼠耐疲劳能力显著降低,接近藜芦组,符合朱氏的记载。但是古代也不乏藜芦配人参使用的例子。如太乙神隐冰丸( 千金翼方 )治疗症瘕积聚,鸡鸣紫丸( 备急千金要方 )治疗妇人腹中积聚,通顶散( 医方考 )治疗偏正头痛,犀角丸( 圣济总录 )治疗肿痈乳痛。现代报道用于治疗冠心病、胃溃疡。刘氏 2 总结了明清以来大约一百三十位医家用相反药物的情况,其中人参和藜芦同用者见 7 例,占1.02%。林氏3将人参,藜芦,半夏等相反药物共用一方组成拮抗丸,临床治疗250 例

6、,结果疗效好,未见毒副作用。有研究以400%藜芦液1g 生药 /10g 体重左右给小鼠灌胃发现,人参藜芦混合组与藜芦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死亡出现时间也明显延长,混合组无明显毒性病变,分析可能与人参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还发现人参与藜芦生物碱含量很低的地上部分配伍可发挥上述解毒作用,而于含生物碱较多的根茎配伍,却增加其毒性,分析可能是人参适应原样作用。不如说人参与藜芦配伍使用时,人参解藜芦毒,解毒能力的大小与毒性成分的含量多少有关。另有研究者采用正交设计 10 ,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参芦复方散剂,以混悬液给小鼠灌胃,统计死亡数并测量给药前后体重变化,发现配伍比例变化时毒性会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当

7、剂量比达到某数值时,其毒性超出了人参的解毒能力。还有人做了人参与藜芦单煎后混合的急性毒性实验1 发现,藜芦组及人参藜芦混合组均出现中毒症状,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中毒症状明显,小鼠呼吸抑制、窒息 死亡。相比藜芦单煎组,人参藜芦混合组的 LD50 降低,小鼠死亡时间缩短、死亡数增加,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但如果保持藜芦含量不变,人参藜芦混合液的毒性不随人参量增加而增大。由于单煎后再混合、没有加热等化合条件,所以形成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很小,推测原因可能是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人参藜产合用对大鼠肝P450氧化酶活性研究9显示,配伍前后可能存在药物代谢酶机 理的相反作用。2.2 党参与藜芦的实验研究

8、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 。书中谓: “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 ”这句话说明古代山西上党 (今山西长治) 生长上党人参, 为五加科人参, 即“真党参” 。 除此之外,亦有党参出产。这种党参是在五加科的上党人参日趋减少甚至绝迹的情况下,最初是冒名顶替的。以后就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到了清代,医家已经清楚认识到,伪充品和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于是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 。谢宗万在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谓: “因原出山西上党,

9、而根形如参,故名。 ”具有补中益气,补益肺气,生津,养血,扶正驱邪的功效。 中国药典收载的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 Nannf., 素花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Nannf.)L. T. She廉川党参 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但 同属其他种类的根在局部地区也作党参药用。党参藜芦合用的现代研究报道结果不一。有人分别作了生理、病理条件下党参与藜芦配伍实验。生理条件下 6 以肝细胞浊肿、气球样变、灶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灶性坏死为指标,观察肝、肾组

10、织的变化和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 的影响,结果党参藜芦配伍组与藜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条件下7以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对比生理条件,以SGPT作为指标,结果显示肝损伤时党参与藜芦 1:1 按 15g/kg 配伍给药,比较藜芦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无论生理还是病理条件下,党参与藜芦配伍都未见明显毒性增加,配伍组毒性相当于藜芦的毒性。 另有党参藜芦单煎后 1:1 混合的实验4 , 结果显示混合组催吐作用相比藜芦组显著增强,程度接近增大50%藜芦用量的作用;混合组对离体兔肠运动明显抑制,振幅显著减少;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混合组毒性腹腔注射时显著增强,改用灌胃给药,则党参藜芦单用或合用均未出

11、现死亡。2.3 沙参与藜芦的实验研究古代, 沙参不分南北, 明代以前均用桔梗科沙参属植物根, 即现今的南沙参。北沙参始见于本草汇言 ,记载“真北沙参”之名,此后蒋仪著药镜首以北沙参立条, 药品化义沙参条注: “北地沙土所产,故名沙参。皮淡黄,肉中白, 条者佳。 南产色苍匏纯苦。 ” 这可能是最早区分南北沙参的记录。 此后的 本草逢原载: “有南北两种,北者坚实性实,南者体虚力微。 ”所以“诸参”中沙参应单指南沙参。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Hlehnia littoralis FrSchimidt er Miq的干燥根。味甘,性微寒。归肺、脾、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 生津,健脾的功效。

12、含生物碱、挥发油、三萜酸等成分。刘氏 2 总结明清以来一百多个使用相反药物的方剂,发现沙参藜芦合用的有 8 例,占 1.17%。林氏 3将沙参藜芦等相反药物共用一方组成拮抗丸,治疗250 例病人,有效率91.92%,未见毒副反应。刘氏1 将北沙参和藜芦单煎后混合,薄层层析、试管反应等结果显示,藜芦沙参混合后生物碱成分无变化,没有产生新的化合物;以CCL4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0.1ml北沙参液配3mg藜 芦粉,以血清谷丙转氨酶为指标,结果合用组比较藜芦组,明显加重肝损伤。另一实验中,以大量肥肉喂食小鼠,造成脾虚模型,混合组每0.1ml 北沙参液配1.84mg藜产粉,灌胃给炭末,结果配伍组比较藜产

13、组,有增强肠蠕动的趋势;肝脏病例切片显示配伍组肝细胞脂肪样变明显加重;炭末推进的小鼠肠病例切片未见异常,分析配伍组肠蠕动增强非小肠本身的实质病变引起,可能和肝脂肪变性有关。提示在脂肪肝、胃肠功能紊乱等条件时, 不宜合用北沙参和藜芦。2.4 苦参与藜芦的实验研究为豆科槐属落叶亚藻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杀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含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黄酮类成分。 所含生物碱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古代二者合用的例子见水症丸( 外伤秘要 )治疗水肿、大腹大肿。现代有研究报道,苦参藜芦合用治疗心悸疗效较好。家

14、兔实验1 结果表明,苦参对兔心率无明显影响,藜芦可明显减慢心率,配伍苦参后可使藜芦减慢心率的作用明显减弱,配伍组可使兔心律失常率增加,且多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另有研究8对苦参藜芦合煎后的氯仿萃取液进行薄层层析,发现苦参碱溶出率显著降低,而藜芦对心脏有毒的成分藜芦生物碱溶出量增大,结果支持“心功能不全时苦参与藜芦不宜同用”的说法。2.5 丹参与藜芦的实验研究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Sahia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可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清心安神。含丹参酮、丹参醇等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大鼠血压实验5

15、 结果显示,与藜芦合用后其降压作用降低。2.6 玄参与藜芦的实验研究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Scorqhularia hinggoensis Hemsl 的干燥根。味甘、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功效可清热凉血,养阴解毒。含玄参素、生物碱等成分。其水浸液和煎剂均有降压作用,对动物心脏有轻度抑制作用,过量则出现中毒现象。玄参藜芦单用合用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5 未见明显差异。3. 结语综上所述, “诸参”反藜芦的研究主要有植物基源、物质基础、制剂形式、配伍剂量、比例、给药途径、动物模型等方面,但结果各不相同。古人提出相反药对也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对紫参、西洋参、明党参、太子参、珠儿参、佛手参、华山参

16、、空沙参尚无实验依据。笔者认为除规范上述实验条件外,可从肝细胞酶系统上寻找答案,在分子水平上说明问题,研究毒性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对肝药酶系统药物代谢作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 .刘源,等.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2712902 .刘源,等.明清以来129 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中医杂志 .1989(9):103 .林通国.中药十八反之研究.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3):284 .窦昌贵.藜芦、党参配伍的实验观察.中药通报 .1986(11):785 .杨秀英 ,等.丹参、苦参、玄参与藜芦配伍前后对血压的影响 .云南中医学院报.1998(21):466 .李同琴,等 .党参反藜芦的动物实验研究.陕西中医.2003(23):7447 .李同琴,等.党参反藜芦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378 .唐自明.苦参、藜芦配伍后化学成分的研究.云南中医学学报.1998(21):489 .王宇光,等 .人参、藜芦合用对大鼠肝P450 酶活性及 mRNA 表达的调控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6610 .关天增,等. “诸参辛芍叛藜芦”之实验研究.河南中医.1993(5):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