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409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入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 结论 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

2、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精神病 配偶 心理健康 护理干预精神病患者病程多迁延,常呈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它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为此,作者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8年3月10日5月10日在我院住院的30名精神病患者的配偶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26 a53 a,平均36.4 a;文化程度:大学4名,高中及中专13名,小学7名,文盲6名。1.2 方法 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

3、量表(SCL90)1测评入组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 入组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见表1。表1 入组患者配偶SCL90评分(略)注:与常模比较*P0.05,*P0.01。 表1显示,SCL90评分,患者配偶在患者入院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患者出院时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3 讨论 精神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

4、的疾病之一,该病特有的病程特征,不仅对患者的劳动能力有破坏性影响,而且使照料者负担极为沉重。患者家属是护理照顾患者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2。由于家属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长期照料和监护责任,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配偶身心健康的多个方面。加之经济负担加重、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精力过渡消耗、疾病难以治愈和高复发等特点,时刻影响着患者配偶的精神感受及心理健康状况3。 本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配偶在患者入院时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患者出院时(P0.01);在患者出院时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

5、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提示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应激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病期常有令人难堪或危险的行为及情感交流困难,对于配偶给予的照顾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或作出不适当的反应,给配偶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在照顾患者中不仅体力消耗大,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经济负担重有关。 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效果不仅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关,还与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配偶的态度、对患者的照顾程度等诸因素有密切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家庭环境温馨,配偶对患者耐心及无微不至的

6、关怀等,患者的预后就好,复发率低;反过来,精神病患者发病期间能否安心住院及接受治疗直接影响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配偶的心理负担过重,可使其神经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躯体疾病。因此全社会在关心精神病患者的同时,也应关心其配偶的心身健康。4 护理干预 针对上述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方面要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使家属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运用护理知识及经验,安慰患者的配偶,面对现实,沉着应对,努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正确对待患者精神异常,理解患者的精神痛苦。对女性配偶,护理人员更应宽容、理解其各种心理表现,予以同情,进行有效的合理引导,以助于疏泄紧张、害怕、焦虑的心理。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配偶,应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与患者病情有关的知识,让其了解患者住院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使他们从教育、指导和支持中获得益处,提高他们对负性事件的应对策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2徐娟,邱大宏,刘永忠,等.慢性疾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055 / 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