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420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仪表检修规程.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热工仪表检修规程Q/*-JS-JX031-201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 *水电厂热工仪表校验的一般规定、校验项目和技术标准。1.2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厂热工仪表的一般性校验工作。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标准的条文。DL/T 5190.5 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5部分:热工自动化 热工计量检定规程汇编(压力)热工计量检定规程汇编(温度)3 一般规定3.1 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周期一 般为三个月,最长周期不应超过半年。其大、小修一般随机组大、小修同时进行; 非主要热工仪表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应超

2、过两年;对于在运行中可更换而不影响 机组全运行的热工仪表,可采用备用仪表替换,进行轮换式校验。3.2 热工仪表在机组启动前的现场校验,重点是对包括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联调,使其综合误差和可靠性符合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 求。3.3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的常规性校验时, 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 不应有震动和较强磁场的干扰,室内应有上、下水设施,室温保持在 20± 5C, 相对湿度不大于85%。3.4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的校准时,其标准器允许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在现场进行仪表比对时,其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校

3、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3.5 热工仪表的校验方法与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程以及 制造厂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3.6 热工测量仪表校验后,应做校验记录,如对其内部电路、元器件、机构或 刻度进行过修改应在记录中说明。 仪表校验合格后,应加盖圭寸印,有整定值的就 地仪表,调校定值后,应将调定值机构封漆。4压力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是指采用弹性应变原理制做的各种单圈弹簧管(膜盒或膜片)式压 力表、压力真空表、压力变送器以及远传压力 (真空)表。4.1 在检修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检查性校准,观察仪表是否有泄漏、卡涩、指针跳动等现象;压力表解体检修后,应做耐压试验,质量要求见表1。表1名称压力表

4、真空表压力真空表耐压试验值测量上限值-93.3kPa测量上限或下限值耐压时间(min)533质量要求数值变化小于耐压试验值的1 %视为合格4.1.1 一般性检查4.1.1.1 压力表的表盘应平整清洁,分度线、数字以及符号等应完整、清晰。4.1.1.2 表盘玻璃完好清洁,嵌装严密。4.1.1.3 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方现象。4.1.1.4 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铆接牢固,与表盘或玻 璃面不碰擦。4.1.1.5 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有明显的相应标记。4.1.2 主要机械部件的检查、清理4.121游丝各圈间距均匀,同心平整,其表面应无斑点和损伤。4.1.2.2

5、 上下夹板、中心齿轮、扇形齿轮、拉杆锁眼等各部件应清洁,无明显 的磨损。4.1.2.3 弹性测量元件应无锈斑、变形和泄漏。4.1.2.4 机械部分组装后,紧配合部件应无松动,可动部件应动作灵活平稳。4.125机械部件组装后,应向各轴孔中加少量钟表油。4.1.3 电接点检查4.131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接点应无明显斑痕和烧损。4.1.3.2 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用 50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Q。4.1.4 变阻式远传压力表电气部分检查4.1.4.1 滑线电阻和转动电刷应清洁,电刷与滑线电阻应接触良好,转动灵活。4.1.4.2 滑线电阻的起始电阻应不大于

6、 13Q,满分度电阻应为360± 15Q。4.1.4.3 当交流电源电压变化额定值的土 10%时,稳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的变 化量应不超过额定输出值的土 0.5 %。4.1.5 差动式远传压力表电气部分检查4.1.5.1 线圈和铁芯应清洁,铁芯应平直,并与线圈保持同心。在正常条件下, 用250V绝缘表测试,电气线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0MQ,线圈电阻值 应符合规定值,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土 2%。4.1.5.2 电子差动仪的曲线板应清洁、平整、线型规整,其传动滑轮应转动灵活,无偏斜和无明显磨损现象。4.1.5.3 可逆电机和同步电机应清洁、转动灵活、无杂音。其定子和转子绕组 对

7、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用 50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Q。4.1.5.4 仪表主轴转动应灵活、不窜动;指针走动应轻便、无卡涩。4.1.5.5 对有隔离变压器的仪表,应作隔离变压器的电源检查。当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时,其输出电压偏差应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0%。4.1.5.6 电子放大器应清洁,部件完好、无虚焊,性能指标应符合厂家规定。4.2 弹簧管压力(真空)表4.2.1 零位检查4.2.1.1 有零位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止钉上。4.2.1.2 无零位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在零点分度线宽度范围内。4.2.2 仪表校准4.2.2.1 校准点一般不少于5点,应包括常用点

8、。准确度等级低于 2.5级的仪表,其校准点可以取三点,但必须包括常用点。4.2.2.2仪表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422.3 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422.4 仪表的轻敲位移,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4.2.3 电接点压力表校准4.2.3.1 电接点压力表的显示部分校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4.2.3.2 电接点压力表的接点动作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值。对于厂家未规定接点动作误差的,其动作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1.5倍。4.3 远传压力(真空)表4.3.1 校准点不少于5点,应包括常用点。4.3.2 整套仪表的综合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

9、主要仪表常用点综合误 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二分之一。4.3.3 整套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4.3.4 轻敲位移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4.3.5 二次仪表的报警动作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4.3.6 记录仪表的走纸误差,在额定频率与额定电压条件,在24h内不应超过± 7.2min,即土 0.5 %。4.4 压力变送器4.4.1 密封性检查。平稳地升压(或疏空),使变送器测量室压力达到测量上 限值(或当地大气压力90%的疏空度)后,切断压力源,密封15分钟,在最后 5分钟内通过压力表观察,其压力值下降(或上升)不得超过测量上限值的

10、2%。4.4.2 检定点应包括上、下限值(或其附近 10%输入量程以内)在内不少于 5 个点。检定点应基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4.4.3 检定前,用改变输入压力信号的办法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作三个循环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可对输出下限值和上限值进行调整,使其与理论下限值和上限值吻合。绝对压力变送器的零点压力必须抽至允许误差的1 /101 / 20。4.4.4 检定时,从下限值开始平稳地输入压力信号到各检定点,读取并记录输出值直至上限,然后反方向平稳地改变压力信号到各检定点,读取并记录输出值 直至下限,以这样上、下行程的检定作为一次循环。有疑义及仲裁时需进行三次 循环的检定。在检定过程中不允许调

11、零点和量程,不允许轻敲或振动变送器。在 接近检定点时,输入压力信号应足够慢,须避免过冲现象。4.4.5 变送器的基本误差按以下公式计算 A=Ad-As A 变送器各检定点的基本误差值(以绝对误差方式表示,mA或 kPa)Ad变送器上行程或下行程各检定点的实际输出值(mA或kPa)As变送器各检定点的理论输出值(mA或kPa)446回程误差按以下公式计算 K=|Ad1-Ad2| K回程误差值(以绝对误差方式表示,mA或kPa)Ad1,Ad2分别表示各检定点上、下行程的实际输出值,三次循环时分别取算术 平均值(mA或kPa)5温度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是指热电阻温度计、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

12、膨胀式温度 计和压力式温度计。5.1 感温元件的检查与校准5.1.1 般检查与质量要求5.1.1.1 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 腐蚀等缺陷。5.1.1.2 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应 符合规定要求。做耐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漏。套 管内不应有杂质。5.1.1.3 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 牌标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5.1.2 热电阻校准与技术标准5.1.2.1 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 0C和100C时的电阻值R0 R10Q并计算电 阻比。xjrr/ &

13、#171; o J5.1.2.2 校准热电阻,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测定时通过热电阻的 电流应不大于1mA5.123 热电阻实际电阻值对分度表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偏差Ei见表2规定。表2热电阻名称分度号0C时标称电阻值(Q)Ei( C)铂热电阻A级Pt1010±( 0.15+0.002|t|)Pt100100B级Pt1010±( 0.30+0.005|t|)Pt100100铜热电阻Cu5050±( 0.30+0.006|t|)Cu100100注:|t|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的绝对值。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对R (0C)= 100.

14、00 Q的铂热电阻,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t>65 C的温度范围。5.2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5.2.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521.1 温度计应光洁透明,不应有裂痕,在示值范围内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 陷。5.2.1.2 温度计的分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清晰。5.2.1.3 毛细管不应有显见的弯曲现象,其孔径应均匀。5.1.2.4 液柱不应中断,上升时不应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应在 管壁上留有液滴或挂色。5.2.2 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5.2.2.1 温度计的校准点如表3所示。对于使用中的温度计,可以只对使用点进行校准。表3分度值(c)校准点间隔(c)0.1100.2200.

15、51, 2, 5, 1050100522.2温度计示值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5.3 双金属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5.3.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5.3.1.1 温度计表盘上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 数的缺陷。零部件的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表4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C)1.0± 1.01.5± 1.52.5± 2.55.3.1.2 温度计表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正确。5.3.2 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5.3.2.1 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温度计的校准点不得少于4点。有0C刻度的温度计校准点应包括 0C。温度计 的基

16、本误差应不大于表5中的规定。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表5感精密温度计普通温度计温温度测量范分度值(C)液围(C)0.10.20.510.512510体示值允许误差(C)±1.0有-100 -61± 1.0±-± 1.5± 2-机-60 -31± 0.60.8-± 1.0± 2-液-30 -1± 0.4±-± 1.0± 1-体0 +1000.5± 1.0± 1水银-30 -10 +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

17、0+501+600± 0.2± 0.2± 0.4± 0.6±0.4±0.3±0.5±0.7±1.0±1.2-±1.5±2.0± 3± 3± 0.5± 0.5± 1.0± 1.0± 1± 1±1.5± 2± 2± 2± 3± 3± 4± 4± 6± 5± 10± 10±

18、10± 10532.2 指针移动平稳性检查在校准过程中,温度计指针应平稳移动,不应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5.4 力矩电机式温度指示调节仪表的检修与校准5.4.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541.1 检修前,应进行检查性校准,并作好记录。5.4.1.2 仪表不应有能引起较大测量误差和使内部零件易受损害的缺陷,否则 应进行检修。541.3 拆卸力矩电机后,回装时,应使指针滑臂中心孔位置、力矩电机转子轴心位置同拆卸前保持一致,指针与力矩电机转子轴心线必须垂直(轴顶端有记号)。5.4.1.4 信号装置应动作灵活,接点完好。5.4.1.5 在环境温度为535T、相对湿度不大于环境85%的条件下,用

19、250V 或500V绝缘表测量仪表的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应于下列数值:测量电路对外壳20MQ电源电路对测量电路和外壳10M Q输出接点对外壳、测量电路和电源电路10MQ5.4.1.6 表壳密封良好。542校验项目与技术要求542.1 阻尼特性检查在测量范围的10%、50%、90%相应的电势值(或电阻值)下进行阻尼特性检查。仪表指针指示到校准点的摆动,不应超过 3个“半周期”。5.4.2.2 电气零点检查接通电源,对配热电偶的仪表,指针指示室温,对配热电阻的仪表,应指示在刻度始点。5.423仪表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的校准校准点一般不得少于5点。其中应包括常用点。仪表的基本误差以毫伏值或电阻值表示。其

20、最大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5.4.2.4 接点动作误差校准信号装置的接点动作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电量程的土1.5 %。5.4.2.5 断偶保护检查当仪表输入端开路时,指针应超越标尺终点分度线,允许指针有轻微抖动。5.5 数字式温度仪表的检修与校准5.5.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5.5.1.1 仪表外部应完整无缺,各种铭牌标志齐全。表面清洁,各种零部件齐全,装配牢固。引线无折痕、伤痕和绝缘损坏等情形。5.5.1.2 每一位数码管应能按照该仪表所设定的编码顺序作连续的变化,无叠字、不亮等现象。5.5.1.3 仪表零点和满量程刻度处,在一小时内的指示

21、值变化不应超过土1个字。5.5.1.4 电源电压变化10%时,指示值的变化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5.5.1.5 仪表的报警系统工作正常。5.5.2 校验项目和技术标准5.5.2.1 绝缘电阻的校验。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于供电电源为 50500V范围内的仪表,必须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供电电源小于 50V的仪表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100V的绝缘电阻 表,对仪表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地端子(或外壳)等处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稳定5s,读取绝缘电阻值。5.522绝缘强度的校验。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仪表的电源、输入

22、、输出、接地端子(或外壳)等处在耐压试验仪上进行 测量。测量时试验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在510s内平滑均匀地升至试验电压规定值(误差不大于10%),保持1分钟后,平滑均匀地降低电压至零,切断 试验电源。5.5.2.3 基本误差的检查。校准点不少于5点,一般应包括上、下限在内,原则上取均匀的整十或整百摄氏 度点。从下限开始增大输入信号(上行程时),找出各被校准点附近转换点的值,直至 上限;然后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时),找出各被校准点附近转换点的值,直至 下限。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测量一次,取二次测量中误差最大的作为该仪表的最大基本误 差。5.6 压力式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5.6.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23、561.1 温度计表头用的保护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 数的缺陷或损伤。温度计度盘上的刻度、数字和其他标志应完整、清晰和准确。指针应伸入标尺最短分度线的1/43/4内,其指针尖端宽度不应超过标尺最短 分度线宽度。5.6.1.2 温度计各部件应装配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锈蚀、显著腐蚀和防腐 层脱落现象。5.6.2 检验项目和技术标准5.6.2.1 绝缘电阻的检验。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电接 点温度计输出端子之间、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不小于 20MQ。5.6.2.2 示值误差的校验。校验前,温度计的表头应垂直安装。校验时,温度计的温包

24、必须全部浸没,引长管浸没不得小于管长的1/32/3。表头和温包的高度差应不大于1m校验的温度计,校验点不少于3个点(首次校验时,不得少于4个点),各点应 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有 0C点的温度计应包括0C点。5.623指针移动平稳性检查。温度计在校验过程中应平稳移动,不得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蒸汽式压力温度计在跨越室温部分允许指针有轻微的跳动)5.6.2.4 温度计回差的检查。在同一校准点上正、反行程误差之差的绝对值, 即为温度计回差,应不大于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5.6.2.5 重复性。温度计在正或反行程示值校验中,在各校验点上分别重复进行多次(至少三次)示值校验,计算出各点同一行

25、程示值之间最大差值的绝对值 即为温度计的重复性,应不大于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得1/2。6流量表6.1 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6.1.1 一、二次表观应整洁,零部件齐全,编号清楚。二次表盘面清洁,刻度 清晰,指针完好、动作灵活、无卡涩跳动现象。6.1.2 仪表阀门组或单个阀门应完好严密,手轮齐全,标志正确清楚,操作灵 活。6.1.3 仪表内所有转动部分,其动作不得有卡涩、晃动和杂音。6.1.4 记录表减速齿轮啮合应良好。同步电动机无渗油、漏油现象,可逆电动 机带动主轴运转灵活,不窜动,手推指针走动应轻便无卡涩。6.1.5 表内接线正确牢固,编号齐全清楚,牵引线无破损或伤痕。6.1.6 表内电气线路

26、对外壳、测量线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 应不低于10MQ。6.2 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6.2.1 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标准校准点不少于5点,包括常用点。一、二次表配套校准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允许 综合误差,重要仪表常用点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二分之一。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允许综合误差等于一、二次表基本误差的方和根。、二次表分别校准时,其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各自的允许误差622仪表积算器误差校准校准点不少于3点,包括常用点。其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6.2.3 静压试验对于解体检修过的差压计,应作静压试验。以1.25倍工作压力作静压试验,保持5min,压力降应不超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