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529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随堂实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_高中物理随堂实验研究_课题组 第15卷第2期1999年4月 教学仪器与试验 Vol.15No.21999-04 用随堂试验提高课堂效益的新尝试 高中物理随堂试验讨论课题组 成都市十九中叶方润虞尚斌610061 二十一世纪高中物理的课程改革其核心是提高课 堂效益。中国训练改革和进展纲要指出:“中学校要由应试训练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养的轨道”。“素养训练”的根本在于提高基础训练的质量。只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加强试验教学,应用现代训练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实现“应试训练”向“素养训练”转变。 在物理教学上,如何以较少的教学时间,

2、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方法有多种,途径有多条,关键是解决物理教学效率低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就此作了一些尝试。高中物理随堂试验讨论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系列试验讨论的子课题,其任务是探究随堂试验的可行性方案,建立高中物理试验教学目标和体系。 物理是一门试验科学,现在我国的中学物理试验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演示试验教学、同学试验教学和课外试验教学。课堂教学以前两种教学形式为主,这两种形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就演示试验教学来讲,老师在讲台上表演试验,相对于“灌输教学”而言,其优点是留意了同学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但由于同学未能亲自参加掌握物理现象及现象产生的条件,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还是不

3、够清楚的,对学问的把握也不够牢固、深刻。同时,同学的试验力量和动手力量得不到提高,制造力量难以得到培育。而同学分组试验虽是同学自己动手操作试验,对已经学过的物理学问进行验证或测定某个物理量,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但难于培育同学的制造力量和开拓精神。那么,在物理试验教学中,有没有把同学演示试验和同学分组试验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教学方法呢?答案是确定的。 查有梁说:“教材决定后,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总的教学时间,这个教学时间是依据教学阅历而确定的。它表示当前.平均必要的教学时间,用t表示,在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下,假如实际所用的教学时间tt,教学转化率是高的反之,则是低的”,其所说的教学转化率应

4、当理解成课堂效益。本课题组进行随堂试验教学讨论的着眼点就是利用较少的教学 1 时间把较多的学问转化给同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益。讨论结果表明: 1.随堂试验教学能节约教学时间。一般来说在同学进行分组试验之前老师都要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和做演示试验,无形之中,重复了课时。而随堂试验教学是师生在试验室共同做试验来“重新探究”或“重新发觉”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无需试验前的演示试验过程,节约了课时时间。如“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两节课,把演示试验和同学试验合并为同学随堂试验,通过电火花描迹,同学很快得出了“加速度和合外力成正比”、“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并作出了a F和a1/M 图

5、,既解决了“牛顿 其次定律”演示试验难做的困难,又使教学时间缩减了2个课时,并且将验证性试验改为了探究性试验,提高了同学学.物理的爱好,培育了同学的探究精神。 表1部分高中力学中随堂试验的课时利用状况: 演示试验 平均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牛顿其次定律平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学试验22222 随堂试验及教学112222 及授课122222 所用仪器2.随堂试验教学能产生启发性的教学效果,使同学的综合力量,包括观看、试验、思维制造性力量,以及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都能得到培育和熬炼。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同学的主体性,使同学的学近平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激发学近平爱好,最终会产生厌倦心情,使

6、“物理难教,物理难学”的问题更突出。而随堂试验教学,由于同学亲自动手操作试验,亲自掌握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在物理环境中学.物理,充分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性,符合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辨证认识规律。因而相对于其它教学方法,格外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教学来讲,更能紧紧抓住同学的思维,产生启发性教学效果。 Vol.15No.2 1999-04 教学仪器与试验 近平惯,学会科学方法。 表(2) 对学近平物理的看法(单选) 最喜爱喜欢不喜爱物理有用 对学近平物理的动机(多选) 物理好玩喜爱老师升学需要 1997年9月人数18人34人8人41人46人13人13人 人数30.0%56.7%13.3%68.3%76.7

7、%21.7%21.7% 第15卷第2期1999年4月 3.随堂试验教学增加了实效性教学效果,同学亲自参加掌握物理现象的产生,亲临其境地了解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改变的过程,建立清楚的物理图象,从而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对学问的了解更深刻,把握更牢固。如“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这个试验,从五十年月起的“落棍法”到“频闪照片分析法”,都难以在同学当中形成正确、科学的认知过程。课题组对高中4个班采纳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首先简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讨论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同学用“一维电火花描迹仪”做随堂试验,通过对描迹进行分析,同学自己得出结论。 (1)自由落

8、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s是否恒定来判定) (2)同一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同学通过对试验的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而且得出的g值在9.70m/s2-9.86m/s2之间, 误差较小。在随堂试验后,同学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效果。 3.随堂试验教学具有激励性教学效果,由于同学独立做物理试验,体现了对学问的“再发觉”和“重新探究”的过程,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是向同学“奉献真理”,而是指导同学去“发觉真理”和“探究真理”,当同学自己得出结论时,心中洋溢的是一种骄傲感,体会到了学近平物理的乐趣,学近平看法和动机都发生改变(见表

9、2),有剧烈的求知欲,增加了学.物理的爱好,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激励性效果。 4.随堂教学具有进展性教学效果。系统科学的训练哲学认为,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制造和进展。随堂试验为同学制造了发觉真理的学.环境。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再发觉”或“重新探究”真理的过程,在这种训练中所体现的探究创新精神,不仅会提高力量,同时,也有助于树立高尚的人格和献身的精神。这样,随堂试验教学在传授学问的同时,较好地注重了同学各种力量和正确的科学讨论方法的培育,展现了进展性的教学效果。 上面的各种教学效果决定了随堂试验的教学效果的显著性和效益性。 随堂试验讨论表明,随堂试验教学能丰富同学感性认识,提高学近平爱好;突破重点、难点,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图像,认知物理过程;启发同学思维,增加探究精神;培育观看力量,把握试验技能;养成良好 1998年1月人数28 人32人0人58人56人19人38人 百分比46.7%53.5%096.7%93.3%31.7%63.3% 我们将连续完善、改进随堂试验,争取在随堂试验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以试验为主线,建立高中物理试验教学体系,以适应二十一世纪高中物理教学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