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2610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痔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出血、疼痛和脱出为主。常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热凝固法、冷冻疗法、激光和手术等,而且有一定的创伤性。不受患者欢迎,根据何明清肛肠科临床诊断中医内治法的理论1,2005年10月至2006年l2月我院运用清热祛风利湿的方法对内痔68例进行辩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肛肠科门诊收治的内痔患者136例,其中度60例,度76例,男72例,女64例,年龄2872岁(平均41±14岁)。入选条件为符合文献诊断标准2的痔病患者,在一周内未接受过其他任何痔病疗法的患者

2、。排除标准:伴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肿瘤、精神病、糖尿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孕妇及合并其他肛门疾病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资料见表1,2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两组入选患者情况 1.2 方法:治疗组:获苓10 g、金银花10 g、牛膝10 g、车前子10 g、地丁15 g、黄芩10 g、归尾10 g、赤芍10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于每餐后1 h服用,1周为1个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常规消毒麻醉铺巾,扩肛后用1新洁尔灭液消毒痔区,分用纹式止血钳钳夹显露内痔核,消毒后以11液(即消痔灵1份加等量1%普鲁卡因注射用

3、水)每核点局部注射12 mL。两组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3 观察指标: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4天记录患者的便血、疼痛、脱垂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第14天后患者的外痔水肿及黏膜状态,采用3分法进行评分(表2),同时记录各参数分值。表2 观察指标评分标准 1.4 疗效标准:按文献2。显效:便后无出血,无脱垂,痔核红肿明显消退,疼痛消失,局部检查痔黏膜轻度充血,痔核变小。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下降70%;有效:便后仍有少量出血,疼痛减轻,伴轻度脱垂,局部检查痔黏膜轻度充血。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下降30%,但<70%者;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及局部检查结

4、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下降<30%或加重。 1.5 统计方法:资料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用±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用药前2组症状体征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两周后两组的便血、疼痛、脱垂积分均出现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提示清热祛风利湿剂(治疗组

5、)治疗效果较局部注射消痔灵(对照组)好,见表3。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86.8%,对照组有效率69.1%,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4。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表4 清热祛风利湿剂对痔病的治疗效果 3 讨 论 目前认为痔是肛垫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所至.肛垫是肛管内正常的黏膜隆起,有一定的控便作用,除非具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一般的痔病不需要治疗。更不主张采用有创性的治疗方法消除痔体。对于非脱出性痔,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增加饮食中纤维含量,或薰洗坐浴或局敷直肠黏膜保护剂和滑润剂等,症状多可缓解。对于有症状、可回纳的脱出性痔,可使用

6、注射疗法或套扎疗法治疗4。对于重度或急性的脱出性痔以及症状和体征显著的外痔,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采用中医内治法治疗痔病具有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 用清热祛风利湿为主要原则治疗内痔。其方剂主要由获苓、金银花、牛膝、车前子、地丁、黄芩、归尾、赤芍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止痛之功效,是针对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各类痔病。方中金银花、牛膝、车前子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地丁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黄芩、归尾、赤芍有凉血止血而兼收敛;全方清热祛风利湿泻火解毒止血的作用,既能清肠中热毒湿邪,又可养阴生津,从而使风热湿毒并除,气血流畅,痔病自已矣。本传统特色方剂,经临床运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何明清主编.肛肠科临床诊断.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5.3.228231.2 杨新庆,王振军.痔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外科杂志.2003.9:69869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3.4 刘 声,郭春芽,张景青.香丹注射液配合压扎术治疗嵌顿痔疗效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1):16.5 / 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