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376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贾红梅,董国荣,郭新萍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超声;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RPF的超声表现。结果:RPF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RPF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超声;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资料完整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RPF病例共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6岁70岁,平均51.7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4例

2、,腹部包块2例,其中6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1.2仪器与方法使用Aloka1000型及Aloka140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空腹8 h12 h,取仰卧位、侧卧、俯卧位在腹部、腰背部、肋胁部相应部位进行扫查。2结果10例患者,7例见腹主动脉及/或下腔静脉周围低回声肿块包绕,界清或与周围粘连,这7例均伴有双侧肾盂积水,上段输尿管扩张。另3例仅见左侧肾盂输尿管扩张。3讨论3.1RPF的临床分类腹膜后纤维化(RPF)首先由Ormond在1948年报道1,约3/2的患者无明显诱因,为特发性。特发性RPF常发生在肾门水平至髂动脉的主动脉周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

3、机体对粥样硬化物质的自身免疫过程有关。当硬化斑块破裂,氧化脂蛋白(腊样质)通过外膜进入周围组织时,引起免疫反应,出现慢性纤维化或慢性主动脉周围炎3。如形成广泛的纤维化,可使腹膜后空腔脏器受压或蠕动受限而发生梗阻。最易受累的空腔器官为输尿管4,可导致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肾功能受损,常伴血沉增快。所谓RPF,腹主动脉周围炎都是机体对粥样硬化物质的反应,属于同一种病变5,该病因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常不易发现而延误治疗。当病程发展至一定阶段引起腹膜后空腔脏器梗阻才开始出现症状。 据发病部位不同,临床分为四种类型:RPF尿路闭塞;动脉周围纤维化;纵隔及肺纤维化;肠系膜纤维性病变6。本组10例无

4、明确病因,为特发性良性纤维化。3.2RPF的超声表现在超声上,本病表现很具有特征性:表现为腹主动脉及下腔动脉被周围异常回声广泛包绕,病变前壁边界较清,后缘与腹主动脉前壁密不可分(见图1)。被包绕血管一般无明显移位,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管腔清晰。病变界限清楚,形态尚规则,回声较均匀,但非结节融合或呈分叶状。病变范围多为自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下腔动脉周围向下延伸到髂血管周围。常包绕一侧或双侧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和肾盂肾盏扩张(见图2)。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被包绕后血管的血流信号,无新生血管所致的血流信号。本组10例双侧或单侧肾积水及上段输尿管扩张均可显示,有7例发现腹膜后肿块,3例仅表现为肾积水及输尿

5、管扩张。说明B超通过多方位多切面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显示病变范围,且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3.3RPF的鉴别诊断3.3.1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等腹膜后恶性病变鉴别诊断RPF应注意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等腹膜后恶性病变鉴别。首先,从发生部位来看,RPF通常主要发生在腰4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周围,向上很少超过肾门水平,且病变沿着血管走行分布,淋巴瘤范围广泛,常见腹膜后自脐周水平即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瘤一般符合淋巴引流途径。其次,从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来看,RPF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输尿管,使输尿管向内侧移位并常伴有肾盂、输尿管的扩张积水,很少出现骨破坏,而后者对腹主

6、动脉、下腔静脉和输尿管主要是压迫、推移,常使腹主动脉抬高并使之远离椎体,病变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可侵蚀破坏周围骨质结构。第三,从病变的形态看,RPF为一个较均一的斑块或肿块,而后二者常为多个散在的淋巴结或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肿块。3.3.2与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进行鉴别本症腹主动脉内膜尚清晰平整,可伴钙化,低回声常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及两侧,范围较大,很难探及边界,而腹主动脉瘤表现为动脉壁梭形膨出,内膜不光整,血栓低回声位于管壁内且不规则,可探及动脉瘤边界。3.3.3与多发性大动脉炎相鉴别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超声显示受累管壁正常结构消失,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等。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表现很具有特

7、征性,通过多位切面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表现为腹主动脉周边被低回声包绕,可显示病变范围,可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且可通过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号来观察腹主动脉及髂血管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程度,无创,无放射性,价廉便捷,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参考文献:1Osborn DE,Raop N, Barbnard RJ,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J.J Urol,1981,53:292294.2诸禹平,王德生,苏红,等.腹膜后纤维化16例诊治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8、1997,18:750751.3B.M atina.Retroperitoneal fibro sis and ch ronic periao rtitis:A new hypo thesisJ.Eur Urol,1993,23:371374.4Bennani S,Debbagh A,Joval A,et al.Obstructive anuria.30casesJ.Ann Urol Paris,1995,29:159163.5Brook s AP,Reznek RH,Judith AW,et al.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followup of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J.Clinical Radiology,1987,38:597601.6耿丽.腹膜后纤维化的CT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1):6970.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