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509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沪科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7 (1)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学会有限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和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2、在“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3、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功,感受失败,在学习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难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流程设计分数与小分数化成小数的小数化成分数方法数的互化的方法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你能说出九大行星吗?2、讨论如果水星、火星、冥王星的直径分别约是地球直径的122 、 26 、 225 ,你能比较它们直径之间的31

2、9491063大小吗? 说明 通过创设比较水星、火星、冥王星的直径大小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积极性 .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请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说说你是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的?0.2 , 0.08 , 1.5 , 2.045 说明 复习有限小数化成分数方法,通过观察约分时约数的特点为后一环节提出猜想埋下伏笔。三、探索把分数化成小数方法1、探索- 1 -能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吗?你用的是什么方法?3 、16、 7 、 3、174 25 20 22 302、讨论把分数化成小数,其结果有几种情况?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猜想自编一些分数进行验证,教

3、师适时指导)3、探讨判断下列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吗?15 、17、 6、4516 125 15 284、应用现在你会怎样比较水星、火星、冥王星的直径的大小呢?四、自主小结,反馈学习1、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反馈学习(1) 将下列小数化成分数:0.64 、 1.042 、2.65(2) 将下列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将其保留三位小数)3、 29、 58427(3) 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的打“”,不能的打“×”)5 ()15 ()17 ()2 ()6244015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 P43 1 、 2、42、选做题:请

4、试着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123456777777思考:( 1)你发现什么特点?- 2 -( 2) 1 化成小数后的第20 位上的数字是几?7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为学生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一定的基础。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教学组织形式上,改变过去秧田式的形式,采用田字形。这一形式在小学里是较普遍的,随着中学班级人数的减少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这样安排更有利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容

5、易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把小数化成分数安排在分数成小数之前。由于小数化成分数在小学教材中已有所涉及,六年级只是要解决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这样更能突出重点。3、在教学形式上,更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以“问题”为主线开展活动。在探索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到“少”占多“让”,少“扶”多“放”。在探索过程中力求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和再创造”的特点。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主要是当好“导演”,学生是当好“演员”,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由于主体

6、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就会把学习作为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4、在教学过程中,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畅所欲言,教师要从原来的 “裁判员” 角色转变为 “指导员” ,促进学生在评价中的互动与合作,激励学生的进步,支持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也要从原来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的状态。教师的评价更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和选拔,而是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的自觉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情趣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