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604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母乳性黄疸(BMJ)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测定62例BMJ患儿(早发型BMJ组38例,晚发型BMJ组24例)血清TBA,同时对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并与伴生理性黄疸的30例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晚发型BMJ血清TBA为36.97±15.54mol/L,早发型BMJ血清TBA为9.58±6.51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与对照组TBA(6.5±10.1mol/L)比较,前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后

2、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晚发型BMJ血清总胆红素和TBA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晚发型BMJ血清TBA增高,且与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呈正相关,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胆汁酸 胆汁淤积母乳性黄疸(BMJ)其主要特点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随着BMJ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其发病机理及类型的研究不断深入。为了探讨BMJ血清总胆汁酸(TBA)等其他肝功能项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1年1月2006年12月,对我院住院62例BMJ患儿血清TBA及其肝功能项目进行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

3、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62例全部为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男35例,女27例,日龄为328天。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除外感染、溶血、G-6PD缺乏症、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等先天性肝胆疾病及其他原因的新生儿黄疸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2。其中早发型BMJ 38例,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34天;晚发型BMJ 24例,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68天。选择足月顺产伴有生理性黄疸的窒息、羊水吸入综合征且出生日龄与BMJ患儿相同的住院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1.2 方法入院后抽静脉血3ml,分离血清进行测定。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TBA,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相关项目。正常

4、新生儿TBA参考值范围为012mol/L。1.3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2 结果2.1 早发型BMJ与晚发型BMJ两组肝功能和对照组比较见表1。晚发型BMJ组TB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较早发型BMJ组增高(P<0.05);而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酸(ALP)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发型BMJ组TBA、ALT、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GG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发型BMJ的TBA、ALT、ALP、GGT明

5、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表1 早发型BMJ、晚发型BMJ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略)2.2 晚发型BMJ血总胆红素和TBA的关系晚发型BMJ血清总胆红素为226.54±20.31mol/L,和TBA呈正相关(r=0.412,P<0.05)。3 讨论 20世纪60年代初文献报道2BMJ的发生率为1%2%,随着对BMJ认识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起有逐年上升趋势,尤其1985年以来对早发型BMJ有重新认识和关注,其发生率更高。BMJ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发病机理中的主要作用已得

6、到认可。3.1 晚发型BMJ可能存在肝内胆汁淤积TBA具有胆道分泌、肠道重吸收的肠肝循环特点,血清TBA是肠肝循环的流量表,且TBA水平升高表示存在胆汁淤积3。本组资料显示,晚发型BMJ血清TBA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早发型BMJ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血清总胆红素与TBA增高呈正相关(r=0.412,P<0.05)。同时结果也显示,晚发型BMJ血清ALP、GGT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虽然增高不明显,但与早发型BMJ及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am

7、p;lt;0.05)。上述资料均提示,晚发型BMJ可能存在胆汁淤积。估计与过渡乳-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浓度明显高于初乳4有关,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同时由于胆红素葡萄糖醛酰酯从胆汁排泄受阻,使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不仅肠肝循环量增加,并产生肝内胆汁淤积。早发型BMJ黄疸出现时间及黄疸高峰时间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但前者在生后第34天胆红素的峰值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因此早发型BMJ的TBA、ALT、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无胆汁淤积发生,可能与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不大,而与母乳缺乏、肠蠕动减少,导致未结合胆红

8、素肠肝循环增加有关。3.2 血清胆汁酸的测定为不同类型BMJ提供治疗依据由于晚发型BMJ可能存在胆汁淤积,治疗中除暂停母乳外,予加快胆汁排泄、减少胆汁淤积、避免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为主。而本组早发型BMJ无胆汁淤积及肝功能异常征象,患儿大部分生后13天存在母乳不足,哺乳次数少,生理性体重下降明显,故认为早发型BMJ中母乳不足、胎粪的排出延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称为“饥饿性黄疸”。由于早发型BMJ实际上为母乳缺乏性黄疸,停母乳并不恰当,应改进母乳喂养,使之早开奶,在“按需哺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哺乳频率。生后13天新生儿在母乳不充足情况下,哺给适量的葡萄糖水、奶粉,以补充热能,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早发型BMJ的发生。【参考文献】 1陈苓,樊启红.晚发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6):604.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9-221.3罗晓明,周馥英,王欣欣,等.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及新生儿期胆汁淤积状况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295-296.4李巧杰.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4):311-312.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