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684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突破:实验分析类一、典例剖析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 和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 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图), 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 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处理受精幼铃脱落率(%)未受精幼铃脱落率(%)放射性强度(cpm)受精幼铃未受精幼铃GA3.31814 24214 399H2O3.31009 6677 336A. 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相等B. 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大于未受精幼铃C. H2O处

2、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D. GA对32P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答案 B解析 结合实验过程和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是否用赤霉素处理,幼铃是否受精;因变量也有两个:脱落率和放射性强度。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清水处理组和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应相同,A正确;由数据分析可知,与对 照组相比,GA处理组对受精幼铃的脱落率基本无影响,而对未受精幼铃脱落率 影响较大,B错误;清水组中的幼铃出现放射性强度的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C正确;GA处理组幼铃放射性强度高于清水组的,应是 GA对32P向幼铃的运输具 有明显的调配作用,D正确。二、方法突破该类试题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教材实

3、验基本原理、流程、结果的分析,通常 一个题目中考查多个教材实验;一类是给出一个全新的实验过程,要求进行结 果分析或者误差分析。后一类题目通常难度较大。解题方法 :(1) 对教材实验要熟练掌握原理、材料、 流程、注意事项、 结果分析、 误差分析,改进措施等内容。(2) 新情景实验要仔细审题,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自变量、因变量、无关 变量,给出的结果形式 (曲线、表格、直方图等 ) ,再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 分析。三、跟踪训练 1恰当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获得科学的结论,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达到实 验目的的是 ( )A. 以病毒为材料探究培养液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B. 以花生种子匀浆为材料检测生

4、物组织中的脂肪C以高等动物的睾丸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以兔的血液为材料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答案 A解析 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代谢活动,因此以病毒为材料探究培养液 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A. 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B. 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 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 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

5、减的特点八、答案 D解析 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A错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 与复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进行细胞分裂,所 以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B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 有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它们各自的效 应,C错误;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 递减的特点,D正确。3 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 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

6、应B. 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 成C脂肪的检测中使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答案 BCD 解析 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因此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会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 斐林试剂本身具有蓝色,因此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蓝色, B 错误;脂肪的检测中滴加50%勺酒精溶液是为了洗去浮色,C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只能用于鉴定酒精,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D错误4. 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所依据的原理不

7、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C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D.过程产生的蛋白块也可以用的方法进行溶解 答案 C解析 过程高温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键 并没有断裂,A错误;过程加入蒸馏水使得蛋白质溶解,并没有破坏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和肽键,B错误;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多肽,仍 然具有肽键,因此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均能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过程产生的蛋白块已经变性,用的方法不能使其溶解,D错误。5.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

8、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 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 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 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 86 代 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 40 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 20%勺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勺小种群数量呈“ J”型曲线增长D.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答案 B解析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属于种内斗争关系,A错误;科研人员将选出的 20%勺小种群作为起始种群,不与其他种群进行基因交流,存在地理隔离,B 正确;人工培养时,果蝇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 离的产生,最终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 40根,说明发生了进化,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