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0766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来宾市五中 覃周标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而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 了解什么是镜而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 豊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 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而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2、科学态度.2. 密切联系实际,提髙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 点 难 点【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 反射泄律中的“三线共而”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0教学 方法讲授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实验探究法教具 学具教师:激光手电、平而镜。学生:激光手电、平而镜、泡沫塑料板、竹签(加工成一端平另一端尖的形状)、 硬纸板、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 景,引入 新课。教师演示:将激光手电对着大屏幕照射,在大 屏幕上出现一个光点。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激光手电笔不直接对着大屏幕照射, 能否将光照到大屏幕,你们能利用桌上

3、的工具 做到吗?比比哪个小组先做到。2、大屏幕上出现了很多晃动的光点。请各小组交流思考:(1)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样到达大屏幕的 呢?你能描述一下这个过程?(2)哪个是反射而,哪是入射光?什么叫光 的反射?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见过的光的反射 的例子。(3)大屏幕上岀现了几个光点,你能分淸大 屏幕上的哪个光点是你们小组照的吗?在学 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廿课的课题及学 习目标:课题: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用实 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宜 的关系。2、理解光的反射左律,能应用反射左律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而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

4、一 些简单现象。学生尝试利用 平而镜把光点 反射到大屏幕 上。利用学生的兴 趣和好奇心引 入课题,点燃学 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动手探究, 让学生迫切地 想了解本节课 的知识 光的反射现象合作探 究,解决 问题一、光的 反射规 律(-)光的反射规律师: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光在反射 时有什么规律?1、建立模型,提出猜想师:现在我请同学们用泡沫塑料片当作镜子反 射而,用两根竹针(尖端表不光的传播方向) 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竹针插在泡沫 塑料上,制作一个光的反射模型。请根据你的 猜想,在模型中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表示岀 来。学生交流展示制作的光的反射的模型,并提出 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猜

5、想。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入射光线与反射而的夹 角跟反射光线与反射而的夹角相等。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也可能入射光线与反射 而的夹角大于或小于反射光线与反射而的夹 角。小组3:我们认为,仅仅根据两角的关系,还 不能确泄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泡沫板的上表而垂直。 师:同学们做得太好了,现在为了准确方便地 表达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我们需要像 作几何题一样加一条辅助线,大家考虑一下, 这条辅助线加在哪里合适?同样用一条竹针 在你们的模型上表现出来。学生根据自己 对光的反射规 律的猜想动手 制作模型,积极 的讨论,同时与 其它各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因为光线是看

6、不见的,学生又 缺乏立体几何 的知识,所以关 于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空 间关系,学生不 好想象,或者学 生虽然在脑海 中有自己的想 象,但往往不知 如何描述。利用 引入模型的方 法,既丰富了学 生的想象,又便 于学生描述。学生讨论,教师请做得好的同学利用模型演示 给大家看。师:这条辅助线与反射而垂直,非常“公证” 地站在中间,公正的像''法官”审案一样,因 此我们就称它为“法线”。接着教师在黑板 上演示'法线”的画法,并介绍了入射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叫反射角。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师:我们怎样才知道那一小组的猜想是正确的 呢?生:做实验。

7、师:做实验首先要设讣实验方案,同学们在设 计实验时,请请重点思考以下问题:(1)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 材?(2)怎样把看不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显 示出来?(3)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4)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角度 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表格,以方便记录入射 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探究各小组根据优化的探究方 案,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 实验结论。4、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得出结论。 组织全 班同学交流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三线”的位苣关系:引导 学生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两角”的 关系。教师总结:通过实

8、验我们找到了入射光线、反 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这就是光反射时遵守的规 律。板书: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而内:反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老师出示学生猜想时的模型:现在你能正确的 确泄岀“反射光线”的位置吗?学生根据光 的反射泄律,利用量角器,在模型上插上“反 射光线”。让学生到讲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 确能出"反射光线”位置的。师点拨学生:光的反射对称、和谐.简单一一动手探究,找岀 光的反射规律。让学生自己设 计实验,自己设 计记录表格,亲 自动力实验。发 挥着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 探索过程中获 取所需的知识。

9、这样学习的各 种能力得到提 高,又培养学生 良好的合作学 习能力。培养学生通过 分析实现现象, 总结槪括岀实 验结论的能力。通过制作光的 反射模型让学 生体验对称、和 谐。感悟物理学 的美。美不美?让学生感悟物理学的美。合作探 究,解决 问题二光路 是可逆 的二、光路是可逆的师: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或问题?让学生通过平而镜,看同桌的眼睛,并让同桌 看镜子,多试几次,谈谈自己的发现。根据光 的反射规律解释这一现象。师:实验结果证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板书:2、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两个学生利用 平而镜相互观 察对方,看看是 否都能看见对 方的眼睛让学生亲自体 会,了解“可逆”

10、 的含义。合作探 究,解决 问题三、镜面 反射和 漫反射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师:下而请同学们阅读自学课本“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的相关内容,理解镜而反射和漫反射, 写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与不同。学生 自学后展示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左义,相同点 和不同点。老师播放视频资料:关于镜而反 射和漫反射在实际中应用的许多生活场景;关 关于光污染的场景及评述。学生自主阅读 自学课本“镜面 反射和漫反射” 的相关内容学以致用,让学 生知道物理 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它是一门生活 科学。梳理整 合,迁移 坦比1上| 口JI、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用 你喜欢的图示方法表示出来。学生思考交流 并尝试画图。2、各小组推岀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在 互评、自评中取长补短,知识框架得到修正、 yu 口 o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的收获与 疑惑布置 作业见课堂作业课后完成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