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1031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word版本.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 好资料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 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 需要,也是适应扩大越乡统筹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 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应引起各级领导 的足够重视, 并务求抓好落实。 现对我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职业培训工作面临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重点分析。一、职业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1、劳动者和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体已实行完全的双向选择,就业岗位的竞争主要 体现为劳动者自身素质能力的竞争。 作为政府部门和办事机构, 如何建立起能够与市场就业 需求变化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 培训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满足市场导向就业机

2、制下劳动 者求职及企业用人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职业资格证书将成为进行市场双向选择的主要依据,必须尽快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完全 社会化管理,以保证每一个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3、培训必须为就业服务。怎样做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再就业 培训工作,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广泛就业, 这已成为职业培训部门必须面对并要切实解决的问 题。4、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就业安置及向二、三产业转移。二、职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1、对职业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乡镇没有建立相应的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致使一些工

3、作缺乏专人去抓,很难落实到实处。 同时在政策扶持、生源保 障、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问题,职业培训事业底子薄、规模小。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社会认知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乡镇企业,非公企业的岗职工持证上岗率低。3、就业准入制度尚未切实落实,新生劳动力未经职业培训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现象仍然存 在,外地进京务工经商人员在领取就业证前,必须先培训的政策未有效执行;部分用人 单位仍继续招聘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上岗。4、社会力量办学需进一步规范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5、再就业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职业指导培训、创业培训需要大力加 强。通过培训促进就业

4、仍有很多工作要做。6、经费投入缺乏保障,突出表现在企业没有按规定提取相应的教育经费,即便按规定提取 了经费,而真正用在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上的经费所占比例很小。7、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仍是薄弱环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现行城乡户籍制度是制约乡镇农村职业培训的制度障碍。农民进入城市就业, 不能取得城市人的身份, 不能实现身份上的转变。 这是农民工较多关注 眼前利益而不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缺乏职业培训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农民工的频繁流 动和“跳槽”, 使用人单位因担心培训投资收益“外溢”, 不愿对农民工进行长远的培训投 资。 乡镇缺乏有规模、 有档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这也是农村职业培训的一个

5、障碍。 通州区 目前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 18 所,而真正针对农民特点开展培训的办学机构很少。 乡镇开展职业培训事业没有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缺乏统筹规划, 也缺乏有效 的管理体制。 其结果一是造成培训效果不佳; 二是参与乡镇培训工作的各部门不能有效地协 调和配合,优势不能互补,难以形成合力,有限的教育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 缺乏有力的经费支持。 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 不可能通过向农民收费来解决, 需要政 府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 目前, 大多数乡镇职业培训事业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筹措资 十分困难。三、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措施(一)进一步加大再就业

6、培训力度, 提高下岗、 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 力。充分发挥区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 将再就业培训以“再就业培训 金桥计划”的形式, 向社区延伸。把就业岗位开发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即先定岗、后 培训、再就业,突出以人为本,以社区就业岗位开发为导向,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不同情 况,开展不同项目、 不同层次的培训。 对有就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全部进行一 次免费技能培训,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000 人左右,培训后的再就业率达到 60%以上。(二)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 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一是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与加强 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 调节就

7、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 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 培训和就业准入控制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二是继续在职高、技校、中专校 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和在高等院校中推行“双证书”试点工作。 通过在学校中开展职业技 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三)大力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 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一是 通过加强在职职工培训, 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新工 艺的能力; 二是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培训、 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 联系的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薪、 岗变薪变, 推动

8、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一个 大的提高;三是大力开展“通州区技术能手”评比表彰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 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求企业依法足额提供教育培训经费,并保证其金额的50%用于在职职工培训。(四)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制度改革的街接, 强化职 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控制; 实施就业准入, 严格 110 个职业(工 种)持证上岗,引导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五)坚持“质量第一, 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全面加强鉴定质量管理, 确保国家职业资 格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在国家职业标准的

9、框架下, 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群体 的自身特点建立与被鉴定群体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求相适应的多种鉴定模式。(六)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当前应着力 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乡镇职业培训的总体思路。即改革现行城乡户籍制度,消除阻碍农村培训工作的制 度障碍,调动农民的培训积极性,为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提供内在的、持久的动力支持; 建立 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为乡镇职业培训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有效的乡镇职 业培训领导管理体制, 为职业培训提供组织保证;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努力实 现培训与就业的结合,提高培训质量。2、加强乡

10、镇开展职业培训的对策措施。建立协调有力的乡镇职业培训领导和管理体制。建议从区委、区政府到基层建立由党政分管领导牵头的,由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妇联、 共青团、 广播电视等多部门参加的“乡镇开发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乡镇的开发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 将乡镇开展职业培训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 密结合起来。 各级镇要将职业培训工作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根据本地区的自 然资源、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的剩余状况、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生化发展方向特点、农村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转移方向等, 制定和实施农村职业培训规划, 使培训与促进农民增 产增收、 促进经济发燕尾服和促进农

11、村劳动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乡镇职业培训的经费问题。 政府应解决两部分资金; 第一笔是培训的日常经费,这主要包括人员的工资、日 常开展培训所需的其他费用;另一部分是乡镇职业培训的起动资金,诸如示范基地的建设, 培训场所的设置等。 第二笔资金不一定全部采取政府财政拨款的形式, 如可以是政府担保的 贷款, 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加以解决。 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目前特别要 建立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城乡统一劳动力管理体系, 完善这方面 的管理制度。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 目前特别要重点研究乡镇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机制问题、 农业产业化问题、城乡统一的劳动力

12、市场的建立问题、 城市化规律问题,以便为 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坚实的理论支持。 与此同时, 应在乡镇中开展职业培训工作重要 性的宣传, 让全社会特别是决策层充分认识乡镇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开展乡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建立乡镇职业资格制度,提高其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七)进一步加强各类培训机构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1、根据通州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指导方针,遵循市场运作规律,整合职业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和质量。2、建议区政府对职业培训工作取得成绩的重点校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3、各级职业培训机构要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并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上真正有所突破,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有条件的乡镇都要建一所职业培训学校, 为通州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更多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