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14010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社区管理工作之我见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毫无疑问是关系到居住的诸多问题,经济社会中的物质扩大化,导致问题的尖锐化,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好人和城市的关系,实现二者的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是城市管理者,尤其是基层社区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科学规划 一、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管理中以人为本 1.社区人员的构成,要求管理以人为本。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居住地比较固定,城镇居民对所属的单位,有着比较强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这是当时的体制决定的,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2、社区人员的构成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居次,不同职业的人会聚集在一起,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势必会造成同居一方天地的人们出现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层次的社管人员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消除推、拖、靠等懒惰思想和不良工作风,深入到居民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知道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给居民们更多人性化的关怀,让居民们在社区中获得归属感和依赖感。 2.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管理以人为本。社会的转型,观念的变化,一方面带来了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而最受关注和越来越引起重视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利益至重,对物质的追求淡化

3、了人们的情感。同一社区的居民,对面不相识,平时互不往来,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这必然会给社区管理带来障碍。 居民和谐相处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如果说社区环境优美是给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居民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关系到了人的心理,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等方面的祈求,体现出同一社区居民之间相互的满意程度。这也是在社区管理中,突出社区和谐主题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实现居民和谐相处的这一目标定位,作为社区居委会来说,必须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同时,要建立大范围、多层次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实实在在开展好各项服务活动。尤其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

4、、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应给予更多的关爱。这样,就可以做到不冷落、不放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区内家庭、邻居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就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社区里找到一个温暖的归宿,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 3.特殊的城市化进程,要求管理以人为本。在城市判断和衡量上,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量”的指标,强调在外延上的城市化;二是“质”的指标,强调内涵上的城市化。近年,我国出现大规模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水平每年平均以1.4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国际经验,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并不具备“城市”应具备的内在特征。城市面积迅

5、速扩大,但布局分散,出现设施差、功能弱、环境劣,许多城市居民很难真正拥有大城市居民应享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更不用说享受城市文明,享受较高质量的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了。 城市存在的这些弊端,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者和居民们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在各个城市中,管理者和居民们的冲突时有发生。而在各种冲突中,社区部门无疑是首当其冲。因此,在目前城市设备和配套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耐心和责任感,应该以人为本,去化解各种纠纷。 二、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建设中科学规划 1.运用有限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由于发展

6、的不协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要求与实际工作保障条件并不适应,各级组织及广大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可是社区的工作保障条件却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对社区的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资等问题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经费的严重缺口,导致很多服务性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很多政府部门向社区只是下派工作任务,但不下拨相应的工作经费,政府对基层的过分使用和少量投入形成极大反差,社区的资金运作捉襟见肘,工作起来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社区组织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另一方面则要拓宽渠道,多方筹措资金。 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多元化社区建设投入体系,为社区建设提供

7、资金支持。在经费使用方式上,要建立严格的基金使用方法,对微利或福利性社会团体组织进行资助。政府要将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微利、非赢利性的中介服务组织的款项拨付给街道办事处,以保障社区体育、文化、卫生、福利等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使用的经费。将用于社区绿化、环卫、计生、治安、统计、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的专项经费,拨给社区机构,以实现资金最大化的合理运用。 2.思路严谨周密,完善社区的功能。社区是人们的居住之地,所以应该完善配套的社区服务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社区服务的目标应定位在为居民提供配套的服务上,这样,就能使居民产生一种方便感,使居民感到居住在社区内,一般在

8、生活中想需求的服务,都能在社区内找到着落。社区的服务应不同于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是以商品盈利为目的,而社区服务则应以满足居民最大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可充分利用社区具有各种资源的优势,将各种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和共享,形成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不见回报。不计利润,不计报酬。社区居委会应在做好各类“福利”服务的前提下,把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发展便民服务上,完全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目的。 总之,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事物的转换,瞬息万变,可以肯定的是,认识是发展的核心。只要在日常工作中,以人为本,合理安排,科学规划,便是符合发展的规律,定会创造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园,这也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隆德,谷迎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1996.6. 2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杜德印.社区建设从“行政管理”走向“公共治理”.社区,2006,(13). 4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 5 / 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