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1414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国标小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教案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下 第三单元 认图形三、认 图 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重点应用。2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开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 使学生在学习答复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课时安排: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练习五1课时第一课时:认

2、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的内容,第4142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面的特征,体会“形与“体的联系。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分一分1把全班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每组准备一套几何形体的积木或学具。提出要求: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一分吗?2小组充分讨论,再动手分一分。如果学生有困难,那么提示先把知道名称的积木找出来,再进行

3、分类。3小组交流是怎样分的,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二、认一认1认识长方形。1拿出几个长方形,学生用手把各个面摸一摸。2教师把这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的一个面对着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把看到的记在心里。3教师把画好长方形的纸贴在黑板上。启发:把你看到的和这张纸上的图形比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虽然它们大小不一样,但形状是一样的。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在讨论的根底上,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和圆。1拿出几个正方体、圆柱,把其中的一个面对着学生,让学生观察。再把准备好的正方形、圆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黑板上哪种图形的形状与正方体积木的一个面是一样的,剩下的图形又与哪种积木的一个面的形状一样。2指出

4、:像这种形状的图形是正方形、圆。板书:正方形、圆三、辨一辨1教师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图形摆出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谈话引导:图中的男孩是怎样用物体画图形的?你也想试一试吗?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然后说出画的图形的名称。3同桌合作:一个学生画图形,另一个学生猜猜他是用哪种形状的物体画出来的。四、说一说1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挂图。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2进一步要求:你还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吗?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说,然后在班内交流。五、练一练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

5、一个正方形。1让学生边看题目的插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想围一个吗?2让学生自己围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然后把学生围成的不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班内展示,并指名说说是怎样围的。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围一围,并说说为什么在钉子板上不能围成一个圆。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先自由地画,再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涂,涂完后再统计各种图形的个数。4用一个长方体画不同的长方形。提出要求:你能用一个长方体化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吗?试一试,看谁画出来的多!学生尝

6、试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长方形?怎样画的?六、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教后反思: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题,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2 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开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4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二、

7、新授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局部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板书:三角形(2)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1拼一拼。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板书:平行四边形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三、稳固练习完成想想

8、做做第15。分小组比赛四、全课小结教后反思:第三课时:练 习 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的“练习五的第17题。教学目标: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二、练习。1、“练习五第1题(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2、“练习五第2题(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3)集体交流

9、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3、“练习五第3题(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局部,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4、“练习五第4题(1)要求学生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5、“练习五第5题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6、“练习五第6题(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 形。(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7、“练习五第7题(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