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2367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一、原始的注意行为条件的定向注意。二、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和发展( 1.最初形态定向注意 2.发展选择性注意)三、有意注意发展的三个阶段( 1.儿童的注意是由成人的言语和指令引起和调节的。 2.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指控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2.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转折发展。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1.一岁以前婴儿注意发展以无意注意为主。2.1-3 岁儿童,无意注意为主,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3.3-6 岁儿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渐发展。)1.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奇强烈的刺激容

2、易引起他的注意,但注意容易被其他新奇的刺激所转移。 2.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而且比较稳定,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3.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于干扰其无意注意的活动,表示不满,并设法排除。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1.婴儿末期,有意注意开始逐渐萌芽。 2.1-3 岁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比较缓慢。3.3-6 岁儿童,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小班有意注意时间为3-5 分钟。中班有意注意时间为10 分钟。大班有意注意的时间为 15 分钟。)3. 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2.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4.注意的转

3、移动力不断发展。4.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于转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5.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数量。5.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6.灵活的交互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7.提高教学质量。 8.对幼儿进行有意注意的训练。6. 3 6 岁儿童记忆发展的年龄特点: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无意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记忆随年龄而提高。 )有意记忆的发展( 1.儿童的

4、有意记忆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生活的要求下,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幼儿有意在现的发展优于有意识记。 )二、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1.机械记忆的运用多于理解记忆。 2.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3.幼儿的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都在不断发展。)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7.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1. 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儿童有意想象的发展:1.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想象进一步发展,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二、 学前儿童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刺激物或实际行动。 2.幼儿的表现多是对记忆的简单加工,无新异性。)2.学前儿童的创造想象的发展(1.创造想象的发生:独立性、新颖性。2.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成为表露式创造。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三、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6、(1.想象脱离了现实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2.想象与现实相混淆。)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1.掌握概念的方式( 1.通过实例获取2.通过语言说明概念) 2.掌握概念的特点: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e.g: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最先掌握基本概念。植物-树 -种类)二、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特点:1.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3.判断根据的客观化。 4.判断论据的明确化。三、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特点:1.抽象概括性差。2.逻辑性差。 3.自觉性差。四、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理解事物,发展的依靠语言说明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