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3874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膅首席医学网2010年02月25日18:50:19 Thursday羆莃医师杂志征稿*羈普通外科文献薇呼吸疾病会议蒅网站运营*肃核心期刊征稿*罿帕金森病蚆国际神经再生论坛>袄内蒙中医药蕿心律失常会*肁危重病诊治>肇心血管医师>芄内科诊疗班>莀方剂组成原理*袈亚健康学会>膆风湿关节炎蚃作者:吕军艳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长春130061)L雄春闻读袀中华临床医师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岀%二庐宁丁 杂志中华医学蚇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薂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薁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

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 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 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螅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芅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芁写作技巧I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I中华普通外科征稿蝿膈【关键词】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蚅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多发于 1岁以下的小儿,尤其以 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一般四季均可发 病,但以冬、春季发病较为多见,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中 医里称为外感型咳嗽,大多咳嗽气粗声高,痰液稠厚,常起病急、病程短,并伴有表证,多 数实证。为此,我院对 100例小儿

3、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西医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对另外10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肂 1临床资料薇 1.1 一般资料:两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均为我院住院和留院观察患儿,入院时病程均为17 d。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个月1岁,平均6个月;对照组100例,其中男62例, 女38例,年龄2个月1岁,平均6个月。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芆 1.2方法:对照组用西医疗法采用止咳祛痰、平喘解痉的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的方法, 针对病因

4、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按上述治疗原则加服中药煎剂,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对于外 感风寒型咳嗽,方用杏苏散加减,用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对于风热咳嗽,方用桑菊饮加减,用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对于实热喘型咳嗽,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用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肄 1.3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比较两组疗效。螂 1.4结果:两组治愈率均达 100%,但对照组治疗3 d以内治愈35例,治愈率35%;中 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 3 d以内治愈68例,治愈率68%。两组3 d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2病案举例莅 2.1病例1 :患者,女,6个月。就诊时体温38 °C,咳嗽频作,咳声低

5、沉,痰白稀薄, 鼻塞流涕,大便正常,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胸部听诊为中等湿口罗音。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本证属中医外感风寒咳嗽,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杏苏散加减,杏仁6 g ,苏叶3 g,前胡9 g ,半复6!g,牛蒡子6 g,生姜3片。1剂/d。因 咳嗽频繁而影响休息故加服少量镇咳药物,取异丙嗪及氯丙嗪0.51 mg(kg 次),23次/d。连用3 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鼻塞流涕消失,精神好转乳食增加。薃 2.2病例2 :患者,女,4个月。就诊时咳嗽不爽,痰黄稀稠,不易咯出,口渴哭闹, 鼻流浊涕,同时伴有发热,身上有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证属中

6、医外感风热 咳嗽(西医诊断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治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桑叶7 g、 菊花3 g、杏仁6 g、连翘5 g、薄荷2 g、桔梗6 g、甘草3 g、芦根6 g , 1剂/d,并用雾 化吸入以祛痰。4 d后精神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痰爽利,痰质正常。薂 2.3病例3 :患者,男,1周岁。就诊时患儿发热 2 d,体温39.1 C。微汗,喘咳痰多,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舌红苔黄而干。小便短黄,大便2 d未解。指纹青紫,浮露于气关, 脉滑数。证属中医实热喘咳嗽,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3 g、 杏仁6 g、生石膏15 g、甘草3 g、青黛3

7、g、苏子6 g、莱菔子9 g,1剂/d,并给予氨茶碱 24 mg(kg次),34次/d 口服。3 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喘消失,排便正常。螀 3讨论螇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即中医外感咳嗽,多为感受外邪,肺失清肃而发病。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加之小儿寒热不知自调, 难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故在冬、 春气候多变之时,最易为六淫之邪侵袭。 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肺必首当其冲, 致使宣降失常。因为肺脏具有宣散和肃降功能,故能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一旦遭受外 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郁闭不宣,清肃之令不行,影响肺气的宣肃则发微咳嗽。素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

8、见本病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皆和肺脏有密切关系。同时痰为本病的病理产物, 多由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致使肺气不得宣畅,因而引起咳嗽。痰的性质亦有差异。既有寒热之分,亦有虚 实之别。由于百病皆因痰作祟”、痰多气盛便是喘”,故病情加剧,可发生喘变。由此可见, 本病治疗则应以治肺为主、化痰为辅。无论是治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还是实热喘咳嗽,都要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总的治疗原则。采用治疗风寒咳嗽的杏苏散、治疗风热咳嗽的桑菊 饮、治疗实热喘咳嗽的麻杏石甘汤等用药,无疑都是体现外感咳嗽以治肺为主、化痰为辅的治疗原则,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同时应用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原则 加以用药。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外,病程明显缩短,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患儿并发肺炎的几率,并为患儿安全、快速的解除病痛提供了一种综合诊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