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57227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深度备课至关重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胥燕 龙都小语联盟送别诗一直是我喜欢的,感觉也是擅长的。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中,我通过情境画面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景 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具体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 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 我引导学生从 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 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个体的朗读可以让他们 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颂读中, 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

2、画意,在读中领 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节奏和重 点。有些同学朗读古诗,往往读得呆板,没有节奏感,不吸引人。通过范读、指 名读等方式,鼓励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的朗读,尽量做到声音高低相宜, 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努力将自己和听众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最后, 朗读古诗,除了读出节奏与重音外,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自己感觉教的很成功,这时,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发问了: ”老师, 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的题目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中一个字也没提到送别,却描写夏天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这真是一 语惊醒梦中人呀!祥和的教室

3、里顿时嚷开了, ”是呀,我们已经学过的送别诗很 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都 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可这首诗一个字也不提。是呀!这诗的诗题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从诗的字面内容连送别之情的痕迹也 找不着呢!我暗自思忖,不敢冒昧开口。只好说:”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敢于 质疑,大胆挑战先人的创作是多么不易呀! 不过,这首诗题目和内容究竟有何联 系?是否真有问题?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 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查阅有关 杨万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资料,我们明天再来交流解疑好 吗?” “好。”孩子们雀跃起来。就这样我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平息了那一

4、幕尴 尬场面。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请教同行,认真仔细地翻阅参考书,一丝不苟地查阅有关 资料。终于研读出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写景道情”的古诗内涵。我 恍然大悟,难怪杨万里被誉为“南宋四家”,原来他这首送别诗竟是如此清新含 蓄,藏而不露。貌似“咏荷”诗,竟是”情中状景,景中溢情”呀!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大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 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望着孩子们一张 张求知的脸,一双双充满探究充满智慧的眼, 我会心地笑了。同时也陷入了深深 的沉思之中。这首诗我不是已经上过几次了吗?而且我每次都备了课才上呀,可是竟有如此尴尬的场面出现,让自以为

5、是的我一时语塞。我到底在怎样备课呢? 这真深钻了大纲,研读了教材吗?小语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 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而我和文本很好对话了吗?是否真正走进文本?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这些都让我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浅薄而汗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能力了。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我知道了古诗本身其内涵就是丰富的,是多元的。因为诗中 作者所处的年代、环境、心境的不同,导致对诗的境界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作为现代人,认识古诗是一种心理历程,学习古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 在读诗时除读其韵律美,还应体会其意境美、情感美。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让师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 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 中。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 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 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 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