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5914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翻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作品介绍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第13首。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原文作者:唐·岑参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注释1、这首诗天宝元年(742)八月作于汴州(今河南开封)。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

2、西南。2、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生涯。3、十载:自开元二十二年作者“献书阙下”(感旧赋序)至天宝元年作此诗时,历时九载,“十载”乃举其成数。4、谒天阶:谒见天子。5、归沧浪:归隐林泉。6、东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岑此行大抵沿黄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复由匡城至铁丘,再到汴州。7、日:四部丛刊作“夜”。故山:指作者的少室旧居。8、铁丘:在今河南濮阳县北。9、拔剌:象声词。鹅鶬:雁的别称。10、南燕:唐滑州昨城县(今河南延津东),汉代曰南燕县。胙城与匡城紧邻,故此处以南燕代指匡城。11、籍籍:形容名声甚盛。12、玉壶:取高洁之意。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作者介绍岑参(cén

3、 c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岑参的诗全集栏目。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繁体对照壹從棄魚釣,十載幹明王。無由谒天階,卻欲歸滄浪。仲秋至東郡,遂見天雨霜。昨日夢故山,蕙草色已黃。平明辭鐵丘,薄暮遊大梁。仲秋蕭條景,拔刺飛鵝鶬。四郊陰氣閉,萬裏無晶光。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聊以玉壺贈,置之君子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