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46290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北伐、西征和东征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太平天国的背景、制度、作用等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的习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通过太平天国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对外国侵略者的革命性,从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

2、教育,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的失败后期的防御战【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拜上帝教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3 北伐、西征和东征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2)在我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201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5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A950万元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三、太平天国的失败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答案】:A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贷:利润分配未

3、分配利润 452.7【教学方法】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4、用计算机对大量数据存储有两种方式,即 方式和 方式。A.系统分析B.系统调查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导入新课】C抗凝血酶活性降低 D高脂血症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

4、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解析】:【讲述内容】贷:管理费用 85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拜上帝教借:其他应付款 1000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

5、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拜上帝教.让学生思考: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他的拜上帝教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是否一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文章: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这对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

6、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3北伐、西征和东征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

7、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的)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要

8、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太平天国又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加强西征军的领导。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太平天国又派大将秦日纲东征。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二、田朝田亩

9、制度和资政新篇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哪?。(学生思考回答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教师指出: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天下田是谁的?这里的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

10、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提问:对于土地的分配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学生思考回答(“无处不均匀”)后教师指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

11、平均了”。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的社会。提问: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可让同学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从原则、方法和环境条件分组讨论,然后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

12、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小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例如: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又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合理呢?再如: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

13、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因此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1859年冬,洪仁玕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最后指出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

14、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为了使广大天国将士接受这一改革方案,在资政新篇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了资本主义变成了富强国家.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准备以这样的革新使太平天国成为新天新地新世界,一统江山万万年.但是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

15、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教师首先指出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然后指出后期军事防御上的五件大事(A再破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D李秀成;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即可,最后指出:1864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本节最后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历史作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性质).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斗争的最高峰.。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

16、误.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级的狭隘性,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制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然符合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革命愿望,但它却是一个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的平均主义的空想.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宗派斗争,使天国力量大大削弱,丧失了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课后研讨】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推动历史前进的爱国运动,洪秀全作为正面人物和农民革命家应予以肯定;另一种意见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认为洪秀全是一个“灾星

17、”、“邪教主”、“暴君”。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洪秀全在历史上究竟起过什么作用?【思路】对于前一种观点教材中多有介绍;对于后一种观点,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来加以解释。对洪秀全的错误,我们应当正视,但要从当时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苛求于前人。神化洪秀全固然是不对的,但鬼化洪秀全更加荒唐。因为那种把他贬斥为“邪教主”、“魔鬼”来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也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洪秀全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结论。【本课小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