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6975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基础全面练一、选择题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与H结合生成水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在线粒体中被消耗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 B .C.D.解析:选A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三阶段,即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场所在线粒 体的内膜上。2.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 可检测到18O的转移途径是()A. 葡萄糖-丙酮酸-H 2OB.葡萄糖-丙酮酸-O 2C.葡萄糖-O 2-H2OD.葡萄糖-丙酮酸-CO解析:选D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移过程为葡 萄糖-丙酮酸-CO。

2、第三阶段产生的H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 O。3. 酵母菌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CO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细胞膜 内质网A.B.C.D.解析:选A酵母菌既可以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产生CO,也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产生CO。4.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Q,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 直 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 酒精+ Q-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 丙酮酸+ Q-CQ,线粒体基质C. H + QfO,线粒体内膜D. 葡萄糖-丙酮酸+ H,线粒体内膜解析

3、:选C O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 量的能量。5. 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 18O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q的化合物是()A. CQB. H2OC. GHsOHD. GHQ解析:选B动物体吸收的18Q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 生成H8O。6. 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选项呼吸类型H的来源H的用途A有氧呼吸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水B有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C无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乳酸D无氧呼只来源于葡萄用于生成酒吸糖精解析:选B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自葡萄糖和水,在第三阶段 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过程中H只来

4、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酒 精或乳酸,在人体内无氧呼吸产生乳酸。7. 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中耕松土 果蔬保鲜贮存种子汛期农田及时排水 合理密植糖渍盐渍食品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A. B.C.D.解析:选B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水和温度。涉及的是有氧呼吸的氧气因素,涉及的是温度因素,涉及的是水分 因素。二、非选择题8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t-6H1EOGH- 一HjO(1) 物质X是。(2) 物质丫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即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 。在酵母菌内和过程中,物质丫产生的场所依次是、

5、。人体内不能进行(填标号)过程,原因是(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填标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植物根系对勺吸收解析:图示中物质X为Q,物质丫为CQ,产生CQ的场所有细 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和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人体内由于 不含催化酒精发酵所需的酶,故不能产生酒精。在细胞呼吸过程中,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将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及时松土有利 于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从而加速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答案:(1)02 (2)黄色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3) 缺 乏催化该过程所需

6、的酶 (4)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5) 无 机盐9.下图是外界条件(温度和0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相对速率影 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呼吸柞用的和对速率(1)甲图中AB段说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 , BC段说明温度超过某一值后,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原因是(2)乙图中曲线I表示 呼吸类型。如果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 DE段时根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可能是(3) 乙图中曲线I中DE段快速下降,其原因是。曲线d所表示的呼吸类型中 利用Q的场所是。(4) 若以CQ的释放量表示呼吸作用的相对速率,曲线I、d交叉时,两种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量之比为 。此时,CQ产生的

7、场所是、。解析: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催化,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过高或 过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Q的存在会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当无氧呼 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Q的量相等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 氧呼吸消耗量的3倍。答案:(1)增强 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 升高;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2)无氧 酒精(3)随着Q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 线粒体内膜(4)3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B级一深化提能练一、选择题1.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各种代谢的枢纽。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 述,正确的是()A

8、. 植物细胞只有在无光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C. 动物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D.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 B 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都有丙 酮酸、 H 的产生;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没有 线粒体的细胞 (如硝化细菌 ) 也能进行有氧呼吸。2. 下面是人体细胞内常见的两种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过程 1: GHbO + 6Q+6H2O酶,6CQ + 12HO能量过程2: GHbQ酶,2C3HQ(乳酸)+能量A. 过程1只发生在细胞

9、的线粒体中B. 过程1的CQ中的Q来自GH2Q和QC. 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能量主要由过程 2提供D. 人体内的葡萄糖最终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选 D 过程 1 为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 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CQ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 生,其中的Q来自GH2Q和H2Q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既进行有 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但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人体直接或间 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因此,体内的葡萄糖最终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3如图表示酵母菌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葡萄糖酶1能量1丙酮酸酶2CQ + HC+能量2酶3GH5QF

10、+ CQA. 酶2发挥作用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能量 2最多C.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经酶3途径产生的CQ较多D.酒精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可经主动运输方式运出细胞解析:选B题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两个过程, 酶2催化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过程,这两个过程发生在酵母菌的 线粒体中;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有氧呼吸中,一分子葡萄糖产生 6分子CO,而无氧呼吸中,一分子 葡萄糖产生2分子CO;酒精以自由扩散方式运出细胞。4.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A. 定是有氧呼吸B. 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11、C. 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D. 定是无氧呼吸解析:选B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或乳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和HQ只有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产生 CO,因此可判定只有B 项正确。甲-47E图甲图乙5. 右图甲是绿色植物在晴朗的白天有氧呼吸 各阶段反应示意图,其中17表示能量或物质, 图乙是线粒体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2-3过程,所有活细胞内都能进 行B. 图甲中3-6过程,发生在图乙的处C. 图乙的处能发生图甲中生成 4的反应D. 叶肉细胞内产生的6将全部释放到大气中解析:选D图甲中2-3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 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而活细胞都能进行有氧或无氧呼吸;图

12、甲中3-6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即图乙的处;图乙中处为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 三阶段是H与Q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图甲中4指的是水;白天叶肉 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6(CQ)可用于光合作用。6.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 测得CQ的释放量是Q的吸收 量的2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A. 1 :6B. 1 :3C. 1 : 2D. 1 :1解析:选B据题意知CQ的释放量比Q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 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时Q的吸收量与CQ的释放量相等。假设

13、 Q的吸收量为1 mol,则据题意知CQ的 释放量为2 mol。有氧呼吸释放的 CQ量应为1 mol,则无氧呼吸释 放的CQ量也为1 mol。由于有氧呼吸产生1 mol CQ需要消耗1/6 mol 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1 mol CQ2需要消耗1/2 mol葡萄糖,则有氧 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1/6) : (1/2) = 1 : 3。7.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 其产生的酒精和CQ的量如下表所示:氧浓度(%)abcd产生CQ的量9 mol12.5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5 mol6 mol0 mol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14、出的结论是()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 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C. 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 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D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分析,有 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且二者的摩尔数相等。 据此判断,当氧浓度为 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 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少; 氧浓度为c时,有2/3的葡 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0&餓

15、度8. 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 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 吸B. 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匍萄糖数量相等C. 曲线皿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曲线I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解析:选A图中曲线I表示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量, 曲线皿表示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 CO量,曲线H表示该器官进行细胞 呼吸产生的CO总量。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速率为0,该器官 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 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量相等,但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3

16、倍;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其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如曲线H所示。、非选择题9. 实验探究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 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 (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 的氧气体积)。下图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 装置。请分析回答:萌发的淸木 小麦种F犬试管谢状滤紙二试丹塞崔簡葫发的 KSI缗液 小麦种子(1) 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2)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C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进

17、行 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进行 程。(3) 在25 C下10 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右移 30 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 mn,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 。(4) 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解析:(1)K0H溶液扩散到筒状滤纸上,能增大吸收 CO的面积。(2)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产生的 CQ体积与消耗的Q体 积相等。甲装置中墨滴不移动,说明产生的 CQ体积与消耗的Q2体积 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墨滴左移是因为产生的 CQ被KQH溶 液吸收,有氧呼吸消耗了 Q使装置内压强减小。(3)乙装置中墨滴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