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7054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依托技术创新 ,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新安化工节能减排的一些做法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化工或公司) ,地处浙江钱塘江流域上 游的新安江畔, 是 1991 年由两家老国有企业浙江建德化工厂和浙江建德农药厂联合组建的, 并于 1993 年完成股份制改组,在 2001 年 9 月上市,公司注册资本 2.88 亿元。现有总资产 20.73 亿元,净资产 10.68 亿元,在职员工 1900 多人。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资源 综合利用先进企业、全国化工环保先进企业和浙江省绿色企业。公司主营农药、 有机硅新材料两大产业, 主导产品为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 下设农化和 有机硅两个事业

2、部,共五家工厂,有十余家控股子公司,主要工厂均通过ISO 9002、 ISO14000、 GB/T 28001 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公司作为农药和有机硅新材料两大行业的骨干企业, 一方面,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联合 国内同行打破跨国公司针对中国草甘膦产品设立的种种技术和贸易壁垒, 使草甘膦成为我国 出口量最大的农药产品; 积极应对国外大公司对我国有机硅单体行业的打压, 成功利用世贸 规则保护了自己及国内同行。另一方面, 始终依靠技术创新, 以推行清洁生产、精益生产和 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 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使地处

3、环境敏感的水源保护地的公司, 不但得 以生存, 还得到 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27.39亿元,净利润 3.22 亿元,每股收益 1.12 元,在建德上缴税收即达 1.88 亿元,为投资者和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公司在节能 减排方面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源头减少三废产生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公司一直注重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建设: 公司技术中心 去年通过了国家认定, 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 积极探索面向市场、 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和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并在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和科研文化。 公司已具备 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4、、 社会智力资源利用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近年来, 每年都完成 三四 十项各类科研项目, 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省市重点科研项目, 并已获得了一大 批国家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已申请了5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 31 项已授权。公司生产草甘膦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一直非常注重草甘膦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 提高草甘膦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 大幅度提高产品收率; 另一方面也提高草甘膦生产的装备 技术水平, 率先实现了草甘膦生产的装置大型化、 控制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 机硅单体生产, 短短的五年时间,产品的收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并在 有机硅生产装置上多处采用了专

5、利技术, 使装备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的提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三废量的产生, 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 漏。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含氯甲烷的有毒废气, 公司率先发现并对氯甲烷的回收净化 和应用开展研究, 成功实现产业化, 将回收氯甲烷用于有机硅单体的合成, 又将有机硅单体 合成副产的盐酸回用于草甘膦生产,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元素在两产品之间循环的核 心技术。该技术为国际首创, 2003 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不仅在草甘膦与有机硅两大主导产品之间实现了氯元素的循环利用, 还将生产草甘 膦的溶剂、 催化剂进行回

6、收重复利用; 将草甘膦副产的母液用来生产草甘膦的水剂; 将有机 硅副产物通过反应转化为有用的有机硅单体等等。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公司草甘膦和有机硅 两大主导产品的快速发展, 也带动了我国草甘膦产品和有机硅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 争力的提升。公司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了三废资源化, 并使该资源得以综合利用, 从源头上解决 了环境污染问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三、调整产品结构,适应钱塘江流域的环保要求公司地处环境敏感的钱塘江流域上游, 调整产品结构, 选择适应当地发展的产品是公司 适应该流域环保要求、事关生存的重要举措。公司组建时,产品结构主要是磷化工产品和农药产品:磷化工产品主要有黄

7、磷、磷酸、 磷酸盐、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三氯硫磷以及磷酸(亚磷酸)酯类等,农药产品主要有氧乐 果、杀虫脒、单甲脒、双甲脒、草甘膦等。几年来,公司主动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毒性、 高污染的产品,如黄磷、三氯硫磷、氧乐果、杀虫脒、双甲脒、一些磷酸(亚磷酸)酯类产 品等, 重点发展了草甘膦及其配套产品, 并依托草甘膦产品, 通过三废资源的循环利用,发 展了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产品。 在调整产品结构过程中, 由于一些淘汰产品当时的经济效益 还相当不错,使公司经历了一段经济效益滑坡的阵痛期, 也正是由于经历了 “破釜沉舟”式 的产品结构调整,才使公司有了质的飞跃。随着钱塘江流域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公司已加快

8、了产品结构和布局的调整。 2005 年 年初,公司成功地整合了国内第二大草甘膦生产企业江苏镇江江南化工厂,将农药的增量转移到镇江去发展;去年年底关闭了有 41 年历史的浙江建德化工厂,淘汰了磷酸、磷酸 盐等产品, 在江苏泰兴等地新建基地发展甘氨酸、 三氯化磷、 三氯氧磷等产品; 并计划在 “十 一五”期间将浙江建德农药厂逐步从以生产农药原药及农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发展成为高附 加值的农药制剂加工中心, 以留出足够的发展所需的环境容量来发展污染较轻的有机硅单体 以及下游产品。四、重视安全环保投入,实现企业和谐发展新安化工作为一个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 公司以危化 品

9、取证为契机,先后投入 2000 多万元资金,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各环节中的隐患进 行整治。吸取吉化污染事件的教训,去年投入 1000 余万元在生产基地建成了突发性水污染 事故应急处理设施及完善了管理体系, 编制了应急处理预案; 已完成了处在城区工厂的搬迁; 公司还投巨资,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实施一项“绿色隔离带”工程:搬迁公司主要生产基 地周边符合安全间距但相距较近的数十户农户, 租用周边的农林用地, 绿化后形成一道安全 环保的绿色屏障。公司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 已大幅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三废的产 生量,同时执行“三同时”原则,加强了环保设施建设,基本保证了三废的达标排放

10、。但 2004 年年底以来,浙江省环保部门对钱塘江流域污水排放提出了更严的要求,需控制排放 的指标已远远不只以前规定的 COD 、BOD、pH、悬浮物等几种,氨氮和磷指标的控制越来 越严,由于我国有机磷农药生产污水的排放标准未出台, 目前一般 “非磷”企业执行的磷指 标是仅为 0.5mg/L ,对我们这个以草甘膦为主导产品的有机磷化工企业,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公司积极应对:成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充实了环保研究与管理人员; 投入 300 多万元,与环保科研单位合作对污水除磷技术进行攻关;又投资 3000 万元增设了污水 除磷的预处理装置, 并对原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 取得良好成效,

11、 磷的除去率已达到 90%以上,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磷污染的难题。正因为公司真正重安全环保, 就没有出现一些企业在 “环保风暴” 期间市场形势非常好 而生产能力却不能发挥的窘境, 2006 年公司许多产品的生产量都超过了设计能力。五、实行有效的能源管理,大幅度降低综合能耗企业节能不仅仅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 甚至事关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 公司在去年年初就向政府作出 承诺: 2010 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 2005 年降低 17%以上,其中 2006 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降低 3.6%。节能降耗一直是公司技术创新所关注的重点,也是公

12、司推行循环利用、精益生 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公司专门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节能检查、 监督各 工厂编制年度节能计划,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严格对浪费能源现象的处罚力度, 对 各产品水、电、汽、冷主要能源指标进行严格考核,节约有奖、超指标则罚。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如:大量采用变频技术,目前已通过改造使用变频器 60 多台, 总电机容量 4000 KW ,每年节约用电达 80万度以上; 对35 吨锅炉进行改造, 热效率由原来 的 81%提高到目前的 86%,发电标煤耗从 2004 年的 436g/K W 下降到目前的 400g/KW;收 集蒸汽凝结水返回锅炉系统使用, 2006 年仅此一项就节能 120 万元;加大水的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率由 2005 年的 46%提高到目前的 75% ; 2006 年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为 4.1%,节约标煤 5113 吨,等等。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 公司在积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的同时也获 得了丰厚的回报。 作为一个行业有影响的企业, 新安化工将一如既往地依托技术创新, 不断 做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的现代知名企业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