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7185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干涉教学设计说明.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物理教学技能参赛教案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教学设计? 教材选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 3-4 ·第十三章第三节。? 教学容分析(一)作用与地位 本节是在机械波的基础上展开的,上承几何光学,也是后面学习光的 衍射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促使人类对光的本性有更进一步 的认识。同时也与选修 3-5 光电效应共同构成光的波粒二象性,所以本节具 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二)课程标准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2、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三)课程特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宏观结构, 教材是课程的微观结构。 从教材特点看, 本节 通过

2、提出猜想: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 随后进行氏双缝实验, 通过得到干涉图样, 进而证明光是一种波; 最后讨论路程差与半波长的关系, 得出明暗条纹出现的条 件。但教材中并没有突出 “空间” 干涉;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并没有采用形象 化的展示, 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光的干涉机理的理解; 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所以我 对教材做了以下的处理:1. 增加创新演示实验, 利用丁达尔效应展示干涉通路, 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 律的深刻理解;2. 通过演示光波直观图示,形象的展示光波的干涉机理,化抽象的光波为 直观;3. 增强教学中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一)思维特点按皮亚杰的理论 , 高二学生正处

3、在形式运算的思维阶段 , 遵循从简单到复 杂,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 , 常常会需要 具体的表象或类比于相似的具体经验来支持思维过程。二)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波的容 , 对机械波的干涉和波的叠加原理有一定认识。(三)认知困难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相对薄弱, 且光的干涉机理比较抽象, 加之对光干 涉无本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知道光是一种波;(2)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3)知道路程差与明暗条纹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干涉与机械波干涉的类比,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知识迁 移的

4、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氏双缝干涉实验,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史情怀, 增加对物理学的 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干涉特点和产生条件重点: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教学策略分析一、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 讲授法、 并辅以提问法等教法, 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激发 学生兴趣的吹肥皂泡实验为切入点, 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 以“为什么 肥皂泡表面的条纹始怎么形成的?”等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活动,(1) 实验法通过探究氏双缝实验, 观察光干涉的特点, 得出光是一种波; 通过创新演示 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显现干涉通路, 展示光干涉的空间性,

5、 进一步理解光的波 动性;通过演示直观图示模拟波在空间 P点的三种叠加情况 (峰峰、谷谷、峰谷), 理解光的干涉机理。(2)讲授法通过已熟悉的机械波干涉, 迁移到光干涉问题的新情境中来, 加强学生知识 的迁移能力。二、学法指导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多自主讨论,重视 分析归纳,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合作意识, 独立思考,易迁移,领会物理学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具:肥皂水、激光笔、双缝、支架、水槽、清水、牛奶、自制教具等。 多媒体: PPT、图片、图示模型、动画、视频等创新之处实验创新本节课除去导入新课使用的趣味实验和双缝实验外,设计了

6、两个实验。实验 1 传统的双缝干涉实验不能明显的展示干涉具有空间性, 但通过往清 水中加入牛奶, 利用丁达尔效应显示干涉通路,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波动性的认 识。实验 2 课本中光干涉的插图并没有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干涉的机理, 通过 利用演示实验, 制作两列波在空间某点 P 的三种叠加情况 (波峰与波峰叠加、 波 谷与波谷叠加、波峰与波谷叠加) ,直观展示光波叠加的实际过程,让学生更好 的理解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容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介绍器材:肥皂水、塑料圈 演示实验:吹泡泡、创新演示实验 展示空间干涉1学习物理学史,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介绍以牛顿

7、为代表的物理学家认为光是粒子性的,以惠更斯为代表的物 理家提出了波动性及托马斯实验。2.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器材:绿色激光、双缝片、光介绍实验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教师活动提问:你在泡泡的表面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提问:泡泡表面的条纹 是如何形成的?进入新课学习起简单回顾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托氏 双缝干涉实验。实验前提问:你支持 谁的观点? 提问:你在实验中观 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提问3: 能不能尝试着 去解释你所观察到的实 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实验后提问 1 : 为什么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回答两道光设计意图以情激学、以 趣导学,激发 学生探究光干 涉的欲望。通过物理学

8、史 教育,增强学 生对物理学发 展的认识和加 强对物理学的 热爱。观察实验,总结现象:中间是明条纹,并且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光干涉条件:频率、相位差、振动 方向相同。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干涉图样特点:出现中央亮纹,亮 度往两边变暗; 明(暗)条纹的宽度相同。 3. 演示创新实验,展示空间干涉前后移动激光笔,引导学生观察干 涉图样。实验器材:单色激光、双缝、牛奶、水槽、水。利用丁达尔现象演示光干涉通路。 更进一步地认识光的波动性。得出结论:光在整个叠加空间区域 都发生干涉。2 假设光是粒子或者是 波,那么光是不是就会回答问题:不是有粒子或者波的特有现象?思考讨论3 波特有的现象是什 么?两列

9、波发生干涉的 条件是什么?4教室的两盏灯, 用双 缝能否观察到干涉图 样?回答问题:干涉提问1 :干涉图样就像 凸透镜成像一样,只在和衍射 回答问题:频 率、相位、振动 方向都相同; 回答问题 1 :有 回答是,有回答光屏处成一个最清晰的不是;像吗?回答问题 2 :有2 那光在空间中的干 涉情况是怎样的呢?回答能,有回答不能;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回答问题 3 :也现象能,是,想;提问1 :为什么会回答提问 1 :首先要知道干涉 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提问 2 :波 峰与波峰叠加, 波谷与波谷叠 加,波峰与波谷 叠加三种;出现一会为明条纹,一回答提问 1 :相会为暗条纹,他们又是干加强,明条纹;会出现那

10、么多道光 , 而 且是明暗明暗相间?突破学生固有 的思维,让学 生在空间观察 到明暗相见的 条纹,化抽象 为直观,凸显 光干涉的空间 特点,更进一 步地认识光的 波动性。三、演示形象图示,理解干涉原理如何形成的呢?通过演示直观的光波叠加图示:通过类比机械波的叠加图示,在空间某点提问1 :波源 1它P,恰好两列相干波波峰与波峰叠加,由 于波峰的振幅最大,且振动方向相同,的传播方向是这样的, 到达空间 P点时是波峰,回答提问 2 :也 是出现明条纹; 回答问题 3 :相 干相消,出现暗 条纹;叠加时振幅更大,则相干加强,以此迁波源 2 传播的方向是这移到抽象的光波,在光屏该处则为明条样的,同时到达

11、空间 P机械波 波峰与 波峰叠 加,相 干加强纹,同理波谷与波谷在此处叠加也为明 条纹,波峰与波谷则为暗条纹。点时也是波峰,则在此 处就?假设这里有一束激光经过一个双缝,再 在这里加一道光屏,那P点出现的就是?提问2 :如果这里是波谷与波谷呢?提问3 :那波源 1 是波光波波 峰与波 峰叠加 相干加 强,为明 条纹峰在 P点,而波源 2 是 波谷在 P 点,那叠加后就?在光屏处就出现?同理谷谷叠加也为明条纹,没有展示叠加图示)遵循学生 从直观到抽象 的认知规律和 注重学生知识 的迁移,从直 观的光波叠加 图示入手,一 步步引导学生 从旧知识迁移 到新问题的情 境中来,培养 学生的迁移能 力。做到首尾呼 应,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验 动手能力、合 作意识,同时 为下一节实 验:用双缝干 涉测量光的波 长做铺垫。光波峰谷叠加相消为暗条纹回顾课前设疑:肥皂泡表面的条纹 是如何形成的?由于气泡上下表面对光产生了反射 和折射,从而形成了干涉,而且白光是 由多种颜色复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折 射情况不同,所以就形成多种颜色的条 纹,我们也通常把这种干涉称之为薄膜 干涉。板书设计13.1 光的干涉1. 光干涉的条件:频率、相位差、振动方向相同2. 干涉图样的特点:明(暗)条纹的宽度相同3. 产生原因: 明条纹:峰峰、谷谷叠加暗条纹:峰谷叠加4. 实例:薄膜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