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89487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单元综合测评试题3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湖北省应城市教学研究室易群进一、选择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1.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P'为环境承载P为环境承载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A . B . C. D .2. 图示反映了()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 高呈正相关 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 B . C. D .1A 2D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 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

2、关系。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 水平条件下, 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 生活质 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 人口规模。第 2 题,读图即可判断出正误。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 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 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 出。据此回答34题。3.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 .青藏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 .新疆 地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

3、理容量相当B .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 .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3. B 4. D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 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 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 无论是东部还 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若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 理容量,则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据此回答 5

4、7题。5.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 .资源数量B .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D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6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人口的消费水平 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政治制度婚姻、生育观念A . B . C. D .7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 .比现在小的多 B.比现在大的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5. C 6. A 7. A 第 5 题,消费水平越高,对资源的消耗就 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小。 因此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人口的消 费水平。第 6 题,资源数量越多,科技水平越高,同时人的消费水平 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的越低,则环境的人口容量会越大。第 7 题,原

5、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低下,对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因而环境 人口容量小。广州提出到 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 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9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 发展生产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快人口的增长,

6、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 . B . C. D .8. B 9. B 第 8 题,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很显然“活得舒服”不是指环境人口容量,排除 A; 一个地 区供养人口的多少,与资源数量、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排除 C、D项;答案应为B。“活得舒服” 应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应是一个“虚 数”。第9题。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违背了可持 续发展原则,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 不是加快人 口增长。读下表,回答1012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口合理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

7、200热带草原气候区14. 1390温带草原气候区1. 065热带沙漠气候区0. 181热带季风气候区12. 43110地中海气候区2. 259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 3010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7. 353010.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密度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11结合所学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按表格推断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12. 纵观人类历史,人口合理容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一农

8、业社会一现代社会一工业社会B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 工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D. 农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10. B 11. D 12. B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 10 题,表中的人口 合理容量及人口合理密度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相关性,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第 11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理论测 算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都居首位, 但实际上人口分布数量 远没有达到理论测算值。第12题,纵观人类历史,科技水平越高, 人口合理容量越大,从小到大依次为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 现代社会。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31

9、4题。13.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 顺序依次为()A .I、H、皿 B .H、I、皿 C.皿、H、HD .1、皿、14.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 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A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B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13. A 14. A 第13题,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 数量永不超过环境容量,使

10、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发展下去。 最不理想的 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第 14题,环境效益与经 济效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1517题。815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16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四川水力资源B .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一一矿产资源 D .内蒙古一一水资源17.日本、荷兰等国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A .气候适宜 B .自然灾害少 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 源 D .人口素质较高15. D 16. D 17. C 第 15题,套用“木桶效应” ,木桶盛水 的多少,不在于最长木板, 而取决于最短木板,题干中四类要素最少 供养人口数为 4 500人。第 16题,内蒙古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第 17 题,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