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190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摘要: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教学过程、促 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 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 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使 教师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 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 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 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 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 监控的作用。 就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2、体现评价内 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立足过程,尊重差异,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 评价范围,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用不同层次的标准去 评价不同的个体,让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可 持续地发展。关键词:评价;过程;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0-0087-03数学教学评价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较 难进行的一个环节。由于传统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掌握,而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和 激励功能,难以形成健康的情感体验,甚至隐形扼杀了部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 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对评价体系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 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 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一、数学教学评价不善的弊端1. 在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轻过程。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不 是注重评价的结果,而是一个追求探索增值的过程。在评价 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评 价的主人,因为只有能够评价他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人, 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掌握自己、驾驭自己。在评价中,应使 学生客观地衡量自己的水

4、平,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是 自我提高的极好形式。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终结性评 价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数学课堂,由于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 活动完成以后,因此,它虽然也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 的问题,但只能是“事后诸葛亮” ,对教育本身的改进,完善难以落实,无益于学生的自主发展2. 在评价过程中重主导轻主体。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 几乎都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 教师、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 体都显得单一而不足。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 活动,教学过程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为载体。而 目前的课堂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中,教师

5、没 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客观地讲, 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下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 留给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3. 在评价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在考试中,我们往往看 到这样的现象:基本概念得分高,但学生的口头能力、实践 操作能力却不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道理很简单: 基本概念必考,必须教;动手操作不考,不必教。考什么, 教什么,旷日持久, 学生的学习怎么能不脱离实际呢?因此, 在评价内容上要正确发挥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要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让“分”与“能”对应,做到知识、能力、情感 的有

6、机统一。4. 在评价要求上重求同轻存异。 目前, 许多学校都在积 极推行等级制评价(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分数和名次 竞争,但无论是百分制,还是等级评价都是有个统一的评价 标准),再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间的差距,并给予相应的成 绩或等级,这样少数学困生始终难以得到好的评价,极大地 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无益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就造 成了“好生不见好,差生越发差”的困境,形成了“厌教厌 学”的循环,酿成知识乏化,技能僵化、思维劣化、兴趣淡 化、情绪恶化的结果。那么,防止和克服这些不良倾向的有效手段就是优化教 学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当前,优化课堂教学评 价必须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7、,着力于优化评价策略, 把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落到 实处。为了使评价在数学教学中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 务,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二、怎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1. 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每 个人身上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并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 程度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不相同,且各具特色。教 学评价还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 ,这种“对话” 应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层面、多方向地交流,尊重学 生的自我发现。作为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把每位 学生都看作是独特的、出色的个体,对每位学生

8、抱以热切的 期望,并乐于从多元角度来观察、接纳和评价学生,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潜能,从而让他们热爱、喜欢数学老师,进而喜 欢数学老师所教的课。实践证明,教师乐观、积极的评价不但会使学生正确 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兴趣,还会促使他们从小 正确地看待同伴,客观公正地评价周围的一切。当然,教师 还得注意“激励”的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 有用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不断地反思自我,提升 自我,逐渐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态度,并从中悟出一些对做人 和生活有帮助的道理。2. 实施因人而异的 “标准观”。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与 不均衡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用不 同的标

9、准去评价他们。单凭一张纸、几道题就判断一个孩子 优劣的做法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评价中应该被舍弃,班级横 线排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唱主调了。评价不是为了 现实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 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不能以结果为重,而要在 过程中着眼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解 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让每个学生 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自己的优势,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过去对学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大都采用绝对评价法 和相对评价法,以确定学习与既定标准的差距,或者确定在 集体中的相对位置。这使得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一直得不 到积极的评价

10、,对这部分较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也难以 起到促其提高的作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评价对象自身以发展变化为参 照点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 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基干侧面进行比较。例如,对后进生 在某方面有进步表现或某方面相对比较突出,则人为地给予 高于他实际水平的评价,这种评价肯定有很强的激励性,它 不仅可以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 就感,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转化。与此相反,我们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则可采取另一种做 法,对其水平一般或退步的表现给予较低等级的评价,即人 为地使评价等级低于他的实际水平,用激将法使之发展得更 好。由此可见,个体内差异性评价法是

11、有很强的教育性的, 在促进后进生转化及优秀生提高等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作 用。3. 重视综合发展的“内容观” 。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 励的功能,因此,评价的内容也要注重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 的发展,尤其是探究创新、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学 业成绩,还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 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 性的认可,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心,以质评方法为 基础,不仅要考察“概念”或“认识”等认知层面的内容, 更应重视考察“表现”等行为层面的内容。在课堂中对具有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

12、充 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大胆质疑、大胆猜想、逾 越常规、从不同角度求解问题的勇气。例如,“用一条直线把一个长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 分”。解决此问题, 学生首先会考虑:“能不能分?怎样分?” 经过探索,通常会找到四种方法,再进行探索:若把四条直 线集中到同一个长方形上,更会惊奇地看到这四条直线正好 相交于一点,而这一点就是长方形的中心,即长方形两条对 角线的交点。再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会发现:符合条件的直 线不只有 4 条,而是无数条,只要这条直线通过长方形的中 心就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又如,在“认识厘米”这节课中,让学生学习量一条 线段的长度时,多数学生都选择了“把尺

13、子的 0 刻度对准线 段的左端,然后看线段的右端指在几厘米”的方法,但也有 学生带的尺子的 0刻度线已磨损看不清, 他们就想到把 “1” 或者“ 2”等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的右端指在哪 个刻度上,就用该数减去左端对准的刻度数。也有学生把尺 子放在线段上面,从有段开始量。尽管后两种方法不符合常 规的习惯,但教师及时表扬、认同了他们的创新做法,并鼓 励他们选择最佳量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今后的课堂上进行更积极的思考4. 达成性量结合的“方法观” 。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 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而教 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

14、析 与把握, 除了纸笔测试以外, 还应该把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 课堂谈话、课外行为观察包括进来,以促进评价方法的多样 化。针对小学生的认知与年龄特点可采取用“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教 师可以把“成长记录袋”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将其当作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教师在教学有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一内容 时,可以鼓励学生以一种新的方式完成作业,然后,将这些 新型的作业收入“成长记录袋”。这些作业包括:收集各 种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走出课堂,去超市参观, 或向家长了解有关信息,结合生活实际,自编百分数应用题 (如商品打折问题、出勤率问题等

15、) ,将自制题卡在班里展 示。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事实表明,这种将数学知识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很好地 整合在一起的“作业”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同时还可以采用“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学生的一种 书面写作记录,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经验性总结。它 可以是对一个数学概念的分析或者解释一个数学问题,或者 是快速记下头脑中闪过的想法以及思维片段等。教师可以根 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来获得学生学习的有关信息,从而有针对 性地来评价其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日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 技能或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数学 日记看出学生对

16、数学的学习过程、兴趣、态度、情感和元认 知等。此外,运用“情景测试” 、“开放性考试” 等评价方式, 与量化的结果整合,客观、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发展过 程。5. 形成多元参与的 “主体观”。探索多元数学学习评价的 方法是较新的教学实践,评价主体多元化也是新课程标准倡 导的又一评价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学习的评价, 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 “目中有人” ,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学习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要实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评价,就必须注 重激发学生的评价意识,教给他们评价方法,提高其评价能 力。在这方面,教师一是要启迪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

17、会 评;二是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爱评;三是有要 帮助学生拓展评价的时空,让学生乐评;四是要尊重学生的 评价权利,让学生敢评。 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 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 使评价成为教师、 管理者、 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 价者的发展,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对于家长,通过“家长开放日” ,开家长会,给孩子填写评 价表,随机评价等方式让其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帮助自己的 孩子接纳和认同教师及同伴的评价结果,对自己孩子的发展 过程及时指导监控,让孩子反思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结果

18、, 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综上所述,教师应力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评价成为促 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 情况纳入评价范围, 把学生解决问题、 寻求答案的调查过程、 推理过程、计算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 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 的主要内容,用不同层次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个体,让评价 内容丰富多彩,评价方法各式各样,更好地发挥以评价促发 展的作用。运用评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参与数学 课堂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数学素 养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3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1.5 周志芳.“立足教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J.湖北教育 ,200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