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198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师德,铸师魂,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国培安庆英语 2 班班级辅导者 王根明常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 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之灵魂, 是学校之灵魂,关系到教育的形象、 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面对当今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 面对新课程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一、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 它又 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 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 同时,作 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 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 具有鲜

2、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 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时代的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 貌。因此,教师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 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 内涵。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就是为建设社 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种使命和责任 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 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 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等。第三,新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 还应认

3、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 道德传统, 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 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孔子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 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 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是十分有道 理的。第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 “教师是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 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新时期

4、教师应有的品德1、热爱教育,忠于教育。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 忠于教育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 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基本态度。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 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 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 教师从一选择上 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发扬蜡烛精神, 做辛勤的园丁。 教师只有树立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才能真正热 爱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 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

5、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老师对学生的爱, 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 件之一。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 把师爱视为教育的美德。 我 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 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 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 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

6、为, “疼爱自己的孩子 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 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纯真的。这 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 就会“亲其师、 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师生 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 是教育维系之所在。 因此,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是教育的 前提。正如教育格言里所说的: “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开始时,就已结束 了。”充分说明了师爱的作用。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

7、德。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 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我国唐代的韩愈明确提出 “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 “其身亡而其 教存。”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作榜样,来教育和影 响学生,即“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受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规律所决定。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 他倡导“教师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首先突出在教师的行为表现方面。教师应从自身的行 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

8、是教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 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 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 ',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录 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 ”所以,老师一定 要严格要求自己, 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用美的语言, 美的行为, 美的心灵 来影响教育孩子。 其次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思想境界、 道德 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即“诚实” ,“正直。”也就是孔子所说“言必 行,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

9、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最后,作 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 特别要在教师义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的楷模。 坚决 反对两重人格。以身作则还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中,教师的仪表风 度是人民教师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 工作中有一句有名的格言, “即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 紧要的。”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行举止都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国的古典 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青少年学生, 尤其是年 幼的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敬心理。 他们天真幼稚, 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自

10、己老师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致于服饰打扮,发型式样等。学生从种种模仿教师的活动中, 不知不觉接受有关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影响。 因此,对我们教师来说, 即使是 生活细节也决不能忽视,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都检点自己,做学生的表率。4、终身学习,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是教师职 业品质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具有它的特殊规律, “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育人的规律, 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它不仅是教师必备的 宝贵品质, 而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 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 断更换,要不断

11、面临新对象, 为了适应新的对象, 需要我们不断作调查了解, 区别对待。再者,时代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 学生的求知欲也在不断发展。 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 命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知识激增”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赶上时 代前进的步伐, 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求知渴求,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吸取新知识的 营养。在教育工作中,要求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勤于进 取,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常流水,这样才能不愧为老师。5、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 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 更需要合作。 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 为教育增添了活

12、力, 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 大 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 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 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 善于合作。 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 而是教师 群体与家长, 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 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 师之间, 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相互尊重、 密切配合,才能减少教育过程 中的内耗, 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进行, 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从 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 高教育效益的保证, 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因此, 它在教 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 调节、影响作用。 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重新审视陶行知 崇高师德的价值,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 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锻造新一代的师魂, 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