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282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 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 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目标解析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操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有序、 全 面地思考问题, 在解法交流中体会解法多样化, 在巩固提高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猜一猜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 1、2 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2做一做(1)小组内动手操作,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重点交流:找出密码的方 法(交换数字的位置) 。(2)补充条件,找出密码。 补充条件: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 根据补充的条件,找出密码,密码箱的秘码是12 。3揭示课题像上面找密码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今天这节

3、课我们就来学习 一简单的排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 “找密码 ”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问题,初步掌握组数的方法,培养学 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拓展学生的思维。 并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卡片, 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 力,又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直观的表象。(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数游戏,初步感知(1)呈现问题,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第 97 页的例 1。用 1、2 和 3 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动手操作,交流排法。 学生动手摆卡片,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摆法。 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

4、又不重复呢? 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 (摆数时要有序) 学生汇报、交流摆法。 预设摆法如下: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a. 取卡片1和2,组成b. 取卡片1和3,组成c. 取卡片2和3,组成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a. 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b. 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12和21 。13和31 。23和32。1,可以摆成12和13。2,可以摆成21和23。3,可以摆成31和32。方法三:固定个位法。a. 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b. 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c. 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为1, 可以摆成 21 和 31。2, 可以摆成 12和32。3, 可以摆成 13 和 23。c. 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

5、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实际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列举的 小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做到有序,组成的数都是几个?(3)评议方法,进行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2尝试练习,巩固方法(1 )课件出示教材第 97 页的 “做一做 ”,先组内交流解决的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涂色,然后小组内交流涂法。(3)学生涂法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展示。(4)小结:在涂色时一定要有序的涂,不能乱,这样才能不漏、不重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过程,亲身体会到在组数、涂色时,一定要 做到有序, 只有有序才会不遗漏、 不重复的将所有的数全部列举出来。 同时

6、在汇报与交流中 体会到排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1 拍照片教材第 99 页练习二十四第 1 题。(1 )找 3 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站位时要有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站法。(3)学生汇报站法,全班交流方法。2送书教材第 99页练习二十四第 2题(1 )找 3 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强调:送书时要有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方法。(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方法。3穿衣服教材第 99页练习二十四第 3题(1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方法。(2)指定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排列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 感受 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什 么?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