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349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作业.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浅谈观察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1、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等等。例如,在一节“做客”的综合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互动,我为他们准备了做客故事里的毛绒动物的手偶,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仿真玩具、娃娃家的餐具等等),通过这样的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开展地很顺利。2、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首先

2、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等等。幼儿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表达能力较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较差。所以,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蒙台梭利说过,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并支持他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达到与幼儿间的沟通。 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我注意到龙龙在建构角里将积木垒高时遇到了困难,龙龙将头转向我,眼神中在向我寻求帮助。我走过去,蹲在他的身边,轻声对他说:“龙龙不要着

3、急,搭积木时要专心,慢慢搭”龙龙得到鼓励后再次尝试垒高,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纲要提出,要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出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求视“教”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而非教师仅凭主观意志,单方面主宰的活动。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容器。因此,当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必须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应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计划、活动内容以及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产

4、生的课程才是最有生命力的。3、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持续不断的探索,更好地引导幼儿。例如在“小熊的帽子”的语言活动中,当老师提出“小熊的帽子不见了该怎么办?”时,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想办法,于是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的东西丢了该怎么办,很多小朋友很快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可见,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作为一个正确的引导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幼儿活动的三种角色都离不开观察,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了解 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观察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多的功

5、能:1、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每个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儿童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因人而异,采取有效的措施。2、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例如,乐乐每天上幼儿园都很开心,但这天早上乐乐入园时一点也不高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老师通过观察知道了他的变化,于是找机会和他聊天,后来知道了他因为他睡醒时妈妈已经上班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和他说再见,所以他生气了。老师引导他下次早点起床,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妈妈说再见了。乐乐知道方法后心情也好了起来。3、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4、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观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处理很多实际困难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