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9517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讲光合作用2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9讲光合作用(n)1. 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A. 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02的浓度B.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D. 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2. 在叶绿体中,NADPH和NADP +的运动方向是()A. NADPH与NADP +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 NADPH与NADP +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 NADP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十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D. NADP +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则是向相反方

2、向运动3.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如图表示植物在25C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C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情况是()二二d/TA.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右移,d点上移/lB.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下移OC.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右移,d点上移£BD.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左移,d点下移4.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02对某种蓝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02下的测量结果B. 若相同条件下测量

3、0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C. 低光强时,不同的 C0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 高浓度C0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5. 某植物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C. 在025C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C6. 在玻璃温室中, 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 (补光)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卩molni2s1,补光时间为上午 7: 0010: 00,

4、温度适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植株补充 580nm 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 若 680nm 补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则光饱和点将下降C. 若450nm补光组在9: 00时突然停止补光,则植株释放的 02量增大D. 当对照组和450nm补光组CO2吸收速率都达到 6卩mols1时,450nm补光组从温室中吸收的CO2总量比对照组少7. 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在0.003%C02和1%CO2两种不同环境中某植物叶肉细胞卡尔文 循环中三碳酸和 RuBP 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ab 段碳反应速率越来越小B. bc 段甲物质浓度降低是因为生

5、成速率变小C. cd 段光合作用较弱是因为光反应产物不足D. ae段叶肉细胞的光饱和点稳定不变8.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 C0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 指标(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指标物种马尾松苦槠石栋青冈光补偿点2 1(mol - m2 s ')140663722光饱和点(1 mol - m2 s 1)14251255976924A. 光强大于140卩molm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2全部进入线粒体B. 光强小于1255卩mol,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 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三、非选择题9. 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与高氮肥,一段时间后测 定其叶绿素和 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RuBP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 实验表明,突变型的 含量比野生型低,采用 法分离突变型植株叶片色素,与野生型相比滤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条。(2)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 ATP与NADPH 中的,其中 NADPH 是NADP '被水中的 还原而成的。 NADPH 参与的还原,形成碳反应的第一个糖。(3) 高氮肥下,突变型

7、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10.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 物质 a分布在叶绿体的 ,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03的目的过程和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3) 上述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 ,图中能够产生 ATP的生理过程是 (两空均用图中数字回答)。(4)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要接受释放的能量,又要被 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突然停止光照,三碳酸分子和 RuBP将如何变化: 。11. 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

8、程,图乙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1)发生图甲所示过程的部位是叶绿体内的,其物质是,物质将用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2) 图甲中的物质多数将形成 ,当光(3) 依据图乙分析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为BC区段时可以通过采强度为A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在温室栽培中,若光强度处于取的措施,提高作物产量。1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 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 AD四组烧杯中,在25C环境中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组别烧杯中液体成分处理条件检测结果A富含CO2的纯水光照+B富含

9、CO2的纯水黑暗一C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光照+ +D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黑暗+注:“+”表示检出淀粉,“ + + ”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 。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 。(3)据表分析,将 C0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组。在植物体内,C0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循环,其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4)检测结果表明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而在块茎中,淀粉长期储存在 中。1-8 ACBDD DBD9答案 叶绿素 a 纸层析 三 (2)化学能 氢(或H+ + e)3磷酸甘油酸Rubisco 酶含量10答案(1)类囊体膜上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叶绿体基质细胞溶胶 (3)(多写少写均不可)(4)c和e e前者增加, 后者减少11答案 (1)基质 RuBP(核酮糖二磷酸)光反应 (2)蔗糖 (3)光强度和温度光强度适当改变温度12答案(1)葡萄糖和光照(2)暗处理 (3)A、C卡尔文 蔗糖(4)叶绿体基质白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