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1998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与交流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时15 - 1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并熟练计算。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熟练计算。3. 合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4. 加深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冋题的能力。5.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备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谈话揭示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从今天起,我们要把这些学过的

2、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 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 和减法。二、复习旧知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1)指名读题。(2)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 减法的计算 方法及算理, 提高学生的 笔算能力。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3)指名板演,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元成。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6 + 29 + 16 =96 28 36 =100 ( 38

3、 + 2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结合教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材练习题,引三、巩固练习导学生在计1.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算过程中进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一步理解笔2.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算的方法,并学生独立元成,然后集体订止。在理解的基3.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础上进一步指名学生完成第(1 )问。交流、讨论解决第(2)问。掌握求比一4看图找出信息,自己解决问题。个数多几或少几以及连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板书 设 计1

4、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X4= 8 (个)口答:南瓜有8个8+5=13 (个)口答:冬瓜有13个教 学 反 思教学内容表内乘法课时15 2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部分名称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 教学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目标3. 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教学准备二次教 学 流 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备课、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今天这节课

5、我们一起来复习表内乘法的知识。二、整理复习1. 复习乘法的意义。通过对乘法的意义、口诀及应用(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总复习点子图:仔细观察,说 一说图中有几个圆点。(2)引导交流。的复习,加深学生对相关竖着看,一共有3列,每列有2个圆点,用加法计算,2 + 2+ 2;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X3.横着看,一共有2行,每行有3个圆点,用加法计算,为3 + 3;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X2.(4)引导明确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复习乘法口诀。(1) 2 X3和3 X2等于多少,应用了哪句口诀?(2 )开火车背诵乘法口诀。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培养 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

6、 题的能力。3. 复习用表内乘法口诀计算。9 X)=2 X2 =3 X =4 X1 =8 X4 =4 X3 =4 X4 =3 X3 =6 X3 =3 X)=6记=9 X2 =8 X =6 X4 =7 X)=4.复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1 )求6本故事书和1札科技书一共费花萝少戦? (2买5本连环画和4本科技书,50元钱够吗 (3 J你还能捉出其他無学问題并解答吗?(2)分析、解答学生读题,然后解决问题。5.完成教材第101页第2题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 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的应 用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

7、流的能力。让学生 经历乘法 表”的构建过 程,体会数之6.元成教材第105页练习一十五第14题。 小组合作,观察、操作、找规律。间的关系。板 书 设 计表内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 匴。口诀应用:计算解决问题教 学 反 思教学内容认识时间课时15 31.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二60分。教学2.能解决简单的认识时间问题。目标3.在观察实物和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掌握认识时间的知识。4.在复习认识时间知识的过程中,进-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备课一.复习理解1.结合教材

8、习题,复习“认识时间”知识。(1)复习钟面知识及“时”与“分”的关系。出示钟面:(2)复习对钟面的认识。结合练(钟面上有细而长的分针和短而粗的时针,分针走1小格是习题,全方位1分,走一大格疋5分,走一圈疋60分:时针走大格疋1时。)复习学过的(3 )复习“时”与“分”的关系。时间知识,使(1时=60分半小时=30分)学生从时间2.复习“几时几分”的认读及记录方法的认读、记录、应用等方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时间的知识。(1)认读“几时几分”总结认读方法。(8时5分7时10分 4时50分 11时20分 方法:先看时针在那两个数之间,经过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钟位 置确定几分)(2)记录钟面上的时刻,总结

9、记录方法。(8:057:104:5011:20 方法:文字形式,女口 8时5分电子表形式,如:8:05)(3)复习“经过几分”与分针走动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时刻 补充钟面上的分针。3.出示教材10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写出相应的时间, 画出缺少的分针。综合性 较强,并渗透 了对经过的 一段时间的 认识。对学生 来说具有一 定难度。1工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过10分过30分 记录时间。4. 分析“经过几分”与分针走动的关系板认识时间书分针走1小格疋1分,走一大格疋5分,走一圈疋60分:时针走一大设格是1时。计1时=60分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长度单位课时15 - 4教学目标1. 认识长度单

10、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量、画线段。教学难点会量、画线段。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备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概念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1 )复习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A、出示:填一填。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作单位。通过举B、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例、示范等帮(用手指比画1厘米。用身体比画1米)助学生进一C、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步

11、建立1厘1米=()厘米米和1米的2. 复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出示一支铅笔,提冋: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段,再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 刻度几,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3. 复习线段知识。(1)复习线段的含义。表象。提问:线段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复(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习巩固线段(2 )复习线段的测量方法。的概念和有说一说怎样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出示数学书第105页第10题: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头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关知识。光估计下舀两条线段大约有多牧,再量一量实床长多 少厘采,填在括号里J( ).-()(3)复习线段的画法。

12、提冋: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操作:画一条长6厘米长的线段。二、巩固练习1.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本书厚1 () 手掌的宽约8 ()操场长约60 ()课桌的高65 ()一条跳绳长2 ()哥哥的身高1 () 28 ()2. 计算。30米+ 8米=()米 12厘米7厘米=()厘米27厘米+ 6厘米=()厘米 54米4米=()米通过猜 测、测量线段 的长度,进一 步巩固学生 对用刻度尺 测量物体长 度的方法及 对线段的含 义的理解及 掌握。板书 设 计长度单位线段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观察物体课时16 1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教

13、学目标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3.能用推理法理解简单的问题。4.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学准备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7.進一连5.连一连通过复 习使学生认 识到从不同 的角度观察 同一物体,所 看到的物体 的形状可能 是不同的,进 而使学生进 一步体会局 部和整体的 关系。一、整理复习1. 结合教材习题,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总复习第7题。(2)看图想象:4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分别是哪个图?(3)讨论、交流。2

14、.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1)课件出示:(2)讨论、交流(3)实际操作。(4)解决问题。3. 复习用推理法解决简单的问题。(1 )利用手中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的结果。通过观 察、讨论、交 流及操作,使 学生对所学 过的立体图 形有了从整 体到局部的 认识,建立了 立体图形与 平面图形间 的联系,初步 渗透了三视 图的知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 (或正方形、圆),这 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3)讨论、猜测(4)观察、验证。二、课堂练习。13.连一连。 F: A2&q

15、uot;鼻J 他们看到的车是什么样子?连一连。观察物体书 设 计 教 学思教学内容数学广角课时16 2教学目标1. 了解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2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排列、组合思想。3.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4. 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对排列、组合有更深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备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复 习练习,让学 生更加深刻 地掌握排列 规律的技巧。一、复习简单的“排列。1. 用数字卡片6、2”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16、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 26和62.2. 用3张数字卡片8、7、2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讨论、交流。(排列时,可以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然后把其余两个数字 按顺序与它组合。)3. 小刚、小丽和小清3名同学排队,有多少种排法?学生先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排的?叫小组代表全班汇报,全班订正。二、复习简单的组合1. 提问:有3个数8、7、2,任意选取其中的2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讨论、交流。(把8和2相加:8+ 2 = 10 ;把8和7相加:8 + 7 = 15 ;把7和2相加:7+ 2= 9.得数有3种可能。)进一步探索简单组2. 玲玲从家去上学必须要经过一家医院,玲玲从家到学校有总结:用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时,两个数的位置不同,组成的 数的大小也不同;用两个数相加求和时,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 变,也就是说,组成两位数的时候,数的大小与两个素的顺序有 关系,求两个数的和时,和的大小与两个数的顺序没有关系。板 书:两个数相加之和与数的位置无关。板书 设 计合问题的解 决策略与方 法,感受有序 思考的价值。通过在 对比复习中, 进一步向学 生渗透排列 和组合的思 想方法。排列组合相同: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方法不同:排列要考虑顺序组合不考虑顺序教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