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6964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梅《加法结合律》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法结合律说课设计-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英梅一、分析教材:(领悟教材,把握重点)(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加法结合律(二)教材简析:本课的内容是加法结合律以及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和问题串的设计上,与交换律的呈现模式相同: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举出事例解释所发现的运算律;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所发现的加法结合律;第四个问题根据运算律进行简便、合理的运算。5 个运算律的编排结构基本相同,即观察算式- 仿写算式 - 解释规律 - 表述规律 - 应用规律。在本单元之前,教科书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便

2、计算的一些方法,本单元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运算律及其应用,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续再小数、分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数感。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 逐步养成善于猜想、敢于质疑、举例验证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

3、难点:理解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用事例解释加法结合律。二、分析学情:(关注学生,以生为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对运算律有所体会,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计算题的计算中,有的学生凭借直观有所应用。虽然没有形成完全系统的概念, 但是学生已经能自觉的应用。在第二阶段中主要是感受算式的等值变形,提升运算的能力。学生虽然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感性的认识,但加法结合律毕竟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所以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导出加法结合律的公式和方法。 在应用运算定律时,学生容易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混淆,这里要加以区分两

4、者的不同。三、分析教法:(注重创新,选择教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启发引导法、设疑激趣法、直观演示法、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评价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产生更多直观、形象的感受。四、分析学法:(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主要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观察操作法、比较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游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五、分析教学过程:(创新思维,

5、优化程序)教材是载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竞赛形式、复习导入快速抢答,比一比哪个小组抢到的题最多,进行奖励。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4+19()+( ) A +67()+() 45+75=75+( )( )+156=( )+244 83+57=( )+( )a+300=()+( )2. 谁来说一说上面的几道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运算定律的?生汇报。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巩固旧知也为探索新知打下基础,抢答竞赛的

6、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观察交流、探求新知为了更多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抽象与概括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1. 自主学习,完成研究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就把小研究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自学和思考,能学懂多少学多少,对学懂的内容做好汇报的准备,对没懂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的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法结合律新授课引学案班级:姓名:评价:【教师引航 】1. 要点引航: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对算式进行简便的运算。2. 策略引航:观察、比较、分析、概括。【预习引学 】

7、仔细阅读数学书第52 页1.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能用文字给加法结合律下个定义?2. 我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我的发现3. 如果用 a、b、c 分别代表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呢?你还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吗?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4. 认真读书的你一定知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让一些加法计算更加()。5.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 , 算一算 ( 脱式计算 )57+288+43412+315+88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主体意识加强,从被动学习主体逐步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过渡,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准备了引学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做到在上课时能有备而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不要求学生

8、全部学会,可以存在质疑,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也是一种资源。2. 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学案,学生分工明确一般是四人一组,每人汇报一个题目,组内同学进行讲解补充和交流,尽量把学会的内容和同伴分享,质疑的问题请同伴帮助解决。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汇报的小组按照引学案的内容有条理的介绍,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强调加法结合律的运算在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形式,帮助学生学会重点、突破难点。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汇报展示后,让其他小组与汇报小组进行思维碰撞,互相补充,发现自己与汇报同学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行评价和补充。从

9、而很好的学习和概括本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在小组探索交流,让他们不断地打开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思维,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启发,积极互动,逐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自己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同时教师电脑出示文字表述。 3. 教师引导,规范过程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并思考加法结合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回忆学习的方法: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表述规律、解释规律、应用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了自学和汇报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

10、方法,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结合律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和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规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习题,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是针对加法结合律的定义设计的填空和判断题。三四题是将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也放入了习题中,让学生能够区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以及减法的性质。五六题则是在刚才的习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题是让学生自己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三个数的相加。第六题则是开放题,在一个算式中,给学生两个数,一个空,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适合

11、数来使计算简便一些。这样,我就把主动权再次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1.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2.下面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1)a+(20+9)=(a+20)+9()(2)15+(7+b)=(20+2)+b()(3) (10+20)+30+40=10+(20+30)+40()3. 奇思和爸爸乘火车从 A 地到 E 地看望奶奶,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4. 100-24-36=100-(24+36)(1)照样子再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2)尝试用语言或字母表示这个规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32+93+68(2)154+46+79+1216. 大胆设想填一填。

12、填上一个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一些。680+ ()+298172+665+()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的设计环环相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同时,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了训练,整个课堂达到动静交替, 层层深入,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很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总结交流,梳理新知从知识上、情感上、生活经验等方面引导学生梳理新知,总结收获,为学生架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思维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1.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2. 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1 3579+11+13+1517192 46810+12+14+

13、161820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一道充满数学趣味的思考题,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板书展示: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学生、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方式,是教学内容的缩影。以下是我的板书展示。加法结合律(a+b)+c=a+(b+c)(凑整数)和不变(更简便)六、说教学反思: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一)在复习引入中,巩固学生的

14、思维基础。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伊始,通过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二) 自主探究中,遵循认知规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自主去推论, 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 ”基于我班同学思维基础,教学时,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三)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习题设计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辨析题“判断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最后通过思维训练题,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