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湖导游词.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252724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仰天湖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仰天湖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仰天湖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仰天湖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仰天湖导游词.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仰天湖导游词 仰天湖草原风景旅游区位于湖南郴州骑田岭山系这巅中枢地段,泛指以仰天巨佛、天湖草原、安源石林为构架组成面积约40平方千米,呈金三角分布的景区范畴。仰天湖为地球板块漂移挤压隆起作用遗留于南岭之巅的一处高原湿地,其自然水泊面积20余亩,海拨高度1350米,是悬系于长江、珠江分水线与”京珠高速”十字交点旁的一颗璀灿明珠。亦为自由旅人作家誉为“地球上(北江之源)的一颗眼泪。 仰天湖造就了中国南方游牧的神话,同时也创下了南岭极顶天然水域高度之最。站在仰天湖区草岗鸟瞰四周,翠竹百里延绵、云田重重迭迭,形成了独有竹海仙田现象。 离仰天湖不足一公里的迷魂谷中,微缩了众多峡谷景观,

2、让游人既可望又可及,有惊无险而留连忘返。 依仰天湖中心半径15千米的范围内,不仅囊括了高原旷野上举世奇观的仰天巨佛和离粤港澳最近的草原湿地景观仰天湖,也有千姿百态、鬼斧神工的安源石林和凝写苍桑、流云漫锁的平头山寨,还涵盖有十里杜鹃、雾海重田、高山观日、晴雪云耕、通天洞峡、滴水岱瀑等十大景观。在岁月流逝的进程中,适时展示着非凡的特质。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各大家来到神奇的太乙洞游玩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很高兴能为各位的提供服务。太乙洞,这个地方位于咸宁市温泉办事处以南5公里的石乌山内,据考证,它形成距今已经有360万年了,传说是太乙真人为民造福而掘凿而成的。里面洞长2000米,最高处有20

3、米,最宽处30米,大小支洞5个之多,自然景观多达48处。各位别看太乙洞洞口貌不惊人,里面却别有洞天,洞内长廊曲折,万堂宽敞,钟乳倒悬,石笋林立,彩灯映趣,更为神奇的是洞伴着溪,溪连着湖,湖牵着洞,洞中有岩,皆不相同,不信哪?那就请各位跟着我的脚步亲身体验一番,让我们眼见为实!这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太乙神像,它与其它神像有所不同,它不仅有人的外貌特征,而且还头戴道巾,身披道袍,双手拱起,长袖下垂。四目正对前方洞口,炯炯有神,其心宽体胖超凡脱俗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请大家顺着我手电筒照射的方向看去,发现没有?这尊神像最突出的部分还是其高挺的鼻梁,大家心里肯定会怀疑:这是不是经过人工雕琢之后才那么惟妙

4、惟肖、那么帅气呢?其实不是的,它的的确确是源自天然,如假包换,朋友们知道东方人的鼻梁不高,那它又是怎么拥有这西方人的轮廓呢?那是由于神像上方的水滴成两行下滴正好打在了它两侧的鼻翼上,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曾有许多游客跟我说起,他们很羡慕太乙真人的鼻梁,尤其是当他们知道随时间的推移,它的鼻梁还会更突出跟高大时。其实,这尊神像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的脸部,它的脸冬天呈白色,到了春天就变成了黑色。这是不是有点像川剧的变脸?又或者是变色龙本身的保护色呀?只可惜这其中的奥秘至今仍未揭开。这尊神像,也就是以太易真人名字命名的太乙洞的来历还有一段而人寻味的传说:相传,有一次,太乙真人和黄龙道人在玉

5、虚观中下棋,眼看太乙真人技不如人就要输了,此时,有只乌鸦自作聪明,拉屎在棋盘上,让太乙真人误认为那是棋子,棋局因此活了,最后还以半子之优险胜黄龙道人,可这事被当场揭穿。让太乙真人在众仙面前很没面子,他非常生气,为了肃整门户,就把乌鸦贬下凡间来。不料这只乌鸦心中怨恨太乙真人,不但不知道悔过,反而恩将仇报。到人间继续作恶,化作一座高山把蒋家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南北的出水口堵死,造成了村里南淹北旱的局面,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不但如此,后来蒋家村村民凿洞排水,它还千方百计阻挠。太乙真人看到这个事情后,一怒之下除掉了作恶的乌鸦,但为了防止别的妖魔再来破坏凿洞,于是就在洞口留下自己的石像,专门

6、镇妖惩邪,所以我们看到神像的表情是十分严肃的。下面请大家随我往里走,请大家小心,别被这里星罗棋布的钟乳石撞着头了!大家请看脚下,这座石桥的桥身形状如同一只乌龟,当然,这是人工雕琢的,不过,可别小瞧它,据说跨过乌龟头,不为百事愁,但您也不能踩它的头,迷信说,踩了乌龟头,下辈子就不能转世投胎为人,呵呵,看来要过这座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吧。原本这桥下有淙淙的流水,但由于近年来咸宁地区干旱,水已经没有了,不过没关系,我们虽然听不到清脆的水流声,但仍能感受到洞内的清凉气息呀,过了桥我们一眼便可看到这高悬的编钟,它虽不比随州擂鼓墩出土的编钟那么宏大惊世骇俗,它也不能奏出悠扬的旋律,但其浑然天成,也堪称一绝。

7、看过青戟直立,佛尘高悬,又悄悄绕过酣睡的大象,跪卧的犀牛和那张开大嘴想吃天鹅肉的癞哈蟆。我们就来到了一柱擎天石柱下,它高有3米,直径约30厘米,形成于36万年前,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部石钟乳倒垂,下部石笋突兀,两者若即若离,情趣盎然,有的游客又会暗自揣侧: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钟乳石是溶洞中自洞顶下垂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当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溢出,使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并从上而下增长便形成了钟乳石,石笋也是一种碳酸钙沉淀下来的,但它的沉积过程恰恰与钟乳石相反,它是水滴到洞底自下而上增长而长,当它们两者相连便成了石柱,有部科教片石灰央讲的就是这类物质,细心的朋友可

8、以发现这钟乳石和石笋中间有一道缝隙,这表明它们并未完全衔接在一起。据地质部门考证推测,大约百年后,这两部分才会完全接合。若你不信,就请那时再来见证它们的合拢吧。沿着小道再往前走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石鼓,它可不象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敲不响的编钟,它不仅敲得响,只要你敲击不同的部位就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大家想知道原因么?因为它是由石灰构成的,且厚度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部位就有不同的响声。神话传说说这可是当年姜太公擂鼓点将时用的,您也来当一回姜太公吧。各位姜太公,请看我们前面五步远的地方的那口泉。那口泉名字叫聪明泉,据说是当年恶乌鸦作乱时蒋家村的蒋公祖带领村民凿洞时,由于岩石硬,洞内空气稀薄,挖洞的村

9、民又累又闷,致使工程无法进行。太乙真人知道此情形后,托梦给蒋公祖,告诉他在洞内的高处有口泉,喝 了能沁人心脾,能令人干劲倍增,于是第二天他们就去喝了那泉水,喝了后,果然如梦中太乙真人所说。所以,他们便把这泉叫做聪明泉。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这口泉水的神奇之处一是这聪明泉内的水量常年不变,水池两边地势都比中间低,而且丝毫不受季节的影响,不管是春洪爆发而是冬旱无雨,池水始终不变,即不溢出也不会干涸。而且水温冬暖夏凉。二是其水质优良,这是天然矿泉,含有丰富的锶、氮、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能生智、健身、美容、抗癌。这可是深山神水哦,大家赶快行动吧!饮泉水并非多多益善,要是喝到聪明绝顶就不好了。您

10、想啊,谁会喝了这聪明泉水后,就变成秃子?好了,喝过聪明泉水,我们自然都变得更聪明了,那就请大家看看,这像什么?有人说这像条鲸鱼附在石壁上,后面是鱼尾,前面是鱼嘴,又有人说它像中山舰,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它就像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时那触目惊心的一刻,您觉得呢?参观溶洞,就需要您充分发挥想象,正所谓不想不像,越想越像,我提议,请大家随我一起闭目想象二分钟?我们登上通天梯,跨过幸福门,穿越时空隧道就来到了珍珠塔前,相比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合塔,像这们白珍珠做成的列宁主义塔还是比较少见的,大家可以摸一下,它表面凹凸不平,那是水滴划过的痕迹,还有很多水滴凝结在上面,就像串串珍珠,传说这原本

11、是南海龙王的珍珠塔,是当年太乙真人镇压作恶多端的鳄鱼精的。所以,这边可以算作是太乙真人又一镇洞之宝了。走过了群石林立的太乙洞,听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不知道您有没有一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看忘不掉的感觉呀?我们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下面请大家休息一会,稍候我们一起去太乙观看看。朋友们,从平坦走向曲折,从阳光走向黑暗,从梦想走向凡间,我们从现代收集远古的呼唤,看石头妙趣横生,捕捉它们无言的诉说,我们在这游览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岁月划过生命的音乐,是否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置身于太忆洞口,大家可以为这一美好的世界拍摄留念! 各位游客朋友们: 在这里你倾听木兰从军的故事,仙女四姐种

12、牡丹的神话故事会使你心旷神怡,流涟忘返。 牌 坊 牌坊是进入万花山的山门,为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形式是四柱七楼玻璃瓦作牌坊。牌坊正面书有“延榆胜观”,向里横额书有“名城圣境”。 木兰陵园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她为保家卫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占十二载。胜利后不慕功名利禄,还乡耕织千代歌颂,万代敬仰。在我国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木兰诗是我国一首优秀的古代名歌。木兰的故事及诗歌,均产生于北魏时期,北魏属鲜卑族政权,与北方其它少数民族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后统一中国北方。从拓跋硅称王到北魏灭亡,统治一百七十一年。木兰诗中两次提到“可汗”,实为古代柔然、突厥、蒙古、鲜卑等族最高统治

13、者之称号。“黑山”、“燕山”等地,亦为北魏与柔然族交战之战场。也就说明花木兰是北魏时期的巾帼人物,白居易题写的戏题木兰花诗及杜牧题写木兰庙这些著名诗人也都热情歌赞过花木兰。宋太平寰宇记和八零年发现鲜卑室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及有关资料考证,花木兰确有其人,说木兰是鲜卑族人,随父到河套。元人候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证记云:其所据之地域为河套延安郡人,一些著名的剧作家在所作的戏剧中,均称花木兰系陕西省延安府人氏。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等句子提出了木兰出征时的位置与路线,延安东去延水关渡骑马一日可到,延安人到燕山地区,至今还有过黄河渡口东去北上的习惯路

14、线。诗中提到的东市、南市、北市、西市,都与延安的街道相吻合,人们特别喜爱花木兰这位女中豪杰,到处传颂立祠上石。 牡 丹 湖 杜甫川水截流筑坝而成,湖面虽不胜阔,登山赏花之余,亲朋好友驾一轻舟,倘佯于青山绿水之间,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顿觉赏心悦目,乏困俱消。湖的东畔建有玻璃瓦顶彩色梁柱的水榭亭,十分醒目,穿过大坝,过一小桥方可上山,小桥呈拱型,桥栏雕刻着精细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桥中心下侧镌有“黄紫”二字。黄指“姚黄”,紫指“魏紫”,同为牡丹的良种,镌刻在这里,大有万花山牡丹皆良种之誉,寓意此桥为牡丹花而建。碑 廊 位于牡丹山脚下,修建了各种奇形石垒起的各种各栏的石碑,参差错落,琳琅满目。收有中外各界名人墨客的精美诗句和书法。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万花山”和李鹏总理题写“牡丹之乡”。优美动人的诗作,苍劲石朴的大字,陕北工匠高超的石刻技艺,无不让人叹为观止,给万花山胜境大增色彩。 牡 丹 山 牡丹原产中国,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秀雅,仪态万方,自古以来即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称,至今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牡丹又有“富贵花”、“百两金”,寓意此花为“幸福之花,吉祥之物”。共3页,当前第1页123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