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797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学生动态生成的处理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你的课堂中一定出现过动态生成,出现了动态生成,你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利用, 把它变成精彩一瞬?如果没有有效利用,生成就会像一个小精灵,从我们眼皮底下忽然冒出又悄然离去,学生有可能产生的创新火花,就在我们的不经意间瞬间即逝。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当动态生成悄然而生时, 我们要巧妙的点拨,做生成资源的引领者,机智地筛选,灵活了驾驭,及时总结,做生成性资源的活用者、反思者。一、巧妙点拨,做生成性资源的引导者面对课堂上的“阴差阳错” ,“节外生枝”,“灵光一闪”,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知所措,也不能不加选择,被动的都视为“生长源”而进行随意开发,而需要我们教师巧妙地点拨,

2、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等到完善, 使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有效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比如,我在上“比例尺”一课时,课中学以致用阶段出示了一下题目“一块长方形地,长 60 米,宽 25 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 的图纸上,平面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生:图上长为60× 1米,0.06米=6厘米;图上宽为25×11000=0.06( )=10000.025(米) 0.025米 =2.5 厘米;图上面积为6× 2.5=15(平方厘米)。我刚想进入下了一个环节,这时,张华同学“自告奋勇”向大家展示了第二种写法。生: 60 米=6000 厘米, 2

3、5 米=2500 厘米, 6000× 2500×1(平方=150001000厘米)这种方法一经展示,学生们便开始争论: “这种方法好像没有错误,求图上距离就用乘法计算。 ”错的,得数都不一样了,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他概念都要搞错了。一时没有定论。师:大家评一评,第二种算法有没有道理。(过了一会,有学生举手了)1生:我认为这样算不对,因为6000× 2500×=15000(平方厘米),画一1000张图纸不需要这么大。师:能把数据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很好!生:老师,这种方法好像有错误,但又找不出错在哪里?说不出来, (许多同学附和着,接着教室

4、里就是一片沉静, 学生都把眼睛看到我身上, 希望老师能给他们答案。)师:你们可以从他的算法上观察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大家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一会儿,一学生举手)生:我们小组认为图上距离与图上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距离指的是长度,而面积指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这幅图的比例尺 1: 100,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而不是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第二种算法用比例尺来算面积显然错的。生:老师,我们小组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比例是1: 1000 的平方(1×1000111)就是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这个同学激动地站起来一吐=10000001000为快。)师:你大胆地进行了数学猜

5、想,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生:我有好办法!( 6000×1)×( 2500×1) =15(平方厘米)根据10001000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写成: (6000×2500)×(1×1 ) =15(平方10001000厘米)。师:看,多好的一个想法,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就说明了一切,我欣赏你们的“发现”。二、做生成资源的重组者叶澜教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 ,“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对教学过程中

6、呈现的信息的“重组者” 。例如:我在教学“三位数连加”时,先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 85+143+126=?。师:这道题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需要,也可以和伙伴商量,等有了办法再在小组内动手试一试。我寻思, 学生列出的几种算式应该和我课前想到的一致吧!转一圈,果然不出我所料,和我想到的一样。于是顺着预设的方案,我请学生来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竖式123852288585+143143+143+126228354228+126+126354354师:“自己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一种竖式更简便?”生 1:我觉得第二种竖式计算起来比较简便。生 2:我也觉得第二种竖式计算简便,

7、于是我启发道:“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 3:我觉得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正中下怀,我终于松了口气,正想进一步比较,以达到强化及效果。谁料又有一个声音响起: “老师,我也认为第 2 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 ”说实话,我没想到会这样,这了尊重学生的选择,也为了解他们的想法,我问道: “能说说你们认为的第 2 种竖式简便的理由吗?”生 4:老师,第 3 种竖式写起来比较简便,但是个位、十位上都有三个数相加,我记不住中间的结果,容易出错。而第 2 种竖式每次只要算两个数相加,这样我就不大会错,而且只要在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228,下面再加上 126 就等于354,整个竖式只要多写一个228,也不太繁。生

8、5: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以前就是先加前两个数,算出结果后再加上第2三个数,而且我也认为这样算比较容易正确。全班 35 个学生中竟然有一半赞成选择第 2 种竖式,而且不无道理,糟糕,离我预设的方案有些远了,照他们的意思,这第 3 种竖式没多大意义,就不用学了,那肯定不行。但我还是肯定了学生的想法,说:“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我们也应该听听选择第3 种竖式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吧!”生 6:我觉得用三个加数到成了一竖式连加也不太难,我一直算得很快,很正确。师:第 3 种竖式真得难算吗?为什么有的同学觉得不太难呢?俗话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们偏要向这个困难挑战,说不定会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呢

9、!有没有勇气试一下,学生们高呼,有!于是我请学生试着用第 3 种竖式来计算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78+194+236=? 在交流中,学生发现,个位上可说 4+6=10,再算 10+8=18,这样比较简便,十位上先算 7+3=10,再算 9+1+10 最后算 10+10=20,写的向百位进 2,把“凑满十”的两个数先算,使三位数连加的计算变简单了。 这个窍门的发现使原来不喜欢第3 种竖式小朋友兴奋不已。这时,我趁热打铁,请学生做“做一做”第1 题。有个学生在计算586+117+208=?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窍门:个位上的数分别是6、7、8,只要把8 中间的给 6,这样个位上可看成是 3

10、 个 7 相加,个位上很容易得出 21 这个结果;十位上,先算 8+2=10,再 10+1=11,这一发现,更加注定了学生“学习”到一个竖式进行连加的信心。课堂教学中,当实际生成与课前预设不相符合时,老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而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把生成的资源重组,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升固有的认识。如本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学习第3 种竖式来计算三位数连加,引领学生把思维水平提高一个台阶,形成计算技巧, 从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三、及时总结,做生成资源的反思者。再高明,经验再丰富、知识再渊博的教师对瞬息万变的课堂,也难免会出偏差,这就需要反思, 对于已有精彩的生成或者对于生成已经完善无暇的把握运用的深,也需要我们反思,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让学习数学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这是数学教学恒久的理想和期盼,是数学教学的真谛和归宿。总之,我们的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机会,让他们快乐的展示自己,享受自我展示的快乐; 让学生的思维冲浪有一片宽阔的海洋,让学生在涌动的思维洪流孕育出“生成”这朵最美的浪花。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多一些稳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踏实实,少一些急功近利。面对动态生成,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的发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生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2010 年秋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