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833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能力方面: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教学方法: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四、课时安排: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播放图片

2、,学生观看)师:2009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

3、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新课讲解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生: 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4、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淋巴等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生:细胞外液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

5、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淋巴等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血浆。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组织液。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血浆和组织液。5、毛

6、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

7、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CO2浓度

8、由高到低:细胞内液 > 组织液 > 血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 、HPO42- 可能起什么作用?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提示:还含有气体分子、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提示: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提示

9、: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课件展示:二、细胞外液的.成份教师总结:水:90%左右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蛋白质:7%9%左右其它物质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

10、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提示:7.357.45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提示:与它含有HO3-、HPO42-等离子有关。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提示:37左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旁栏思考题)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

11、,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师: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图片。请学生思考:氧气是如何进入细胞内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进入细胞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细胞的?细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分别点学生起来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课堂总结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高中生物必修3的教案】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