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962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第四中学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银川市第四中学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师姓名: 裴云翔 授课时间: 2016.10.25 课题第三章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知道升华和凝华以及吸、放热的情况,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解决措施:做好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用所

2、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决措施: 教师用大量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变化,对于后两种的变化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吧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教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毛笔、白纸、碘、淀粉、酒精灯、蒸发皿、打火机、白纸、胶带、封闭罩、冷水、热水、碘升华管。 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第三章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老师并没有给淀粉上面直接涂

3、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环节一:引入新课魔术引入:让学生在白纸上用淀粉写一个字,其它的学生来猜测。解释说明这个字是由淀粉遇到碘变色。那么,碘是如何跑到淀粉上面去的呢?从而引出新课。观察魔术学生进行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引起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碘由固态的碘变成气态的碘。环节二:学生实验 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在刚才的实验中,碘是直接变成了碘气态还是有固态变成液态,在由液态变成气态? 1.提出问题气液固 2.进行猜想 3.进行实验进行分组,明确实验过程和实验中的观察点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气固 升华(吸) 凝华(放)学生进行思考。进行猜想:1.碘是直接变成了

4、碘气态;2.碘是直接变成了碘气态学生进行实验学生进行实验现象描述和分析,师生 讨论得出实验结果。是直接变成气态还有液态出现,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奠定基础出现分歧,进行争论,从而产生思想碰撞,为进行实验做出铺垫。通过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并知道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升华和凝华,并知道它们的吸放热情况。突出重点环节三: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先展示“霜”的形成图片,师引导学生分析。紧接着展示冬天冻衣服会慢慢的变干。依次展示冰花和樟脑丸的图片。学生思考,并试着说出霜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对这几幅图片的解释,让学生学会用今天所学的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环节四:

5、了解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播放水循环的视频和相应的微课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对不到的地方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视频和微课,思考并写出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并知道其中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依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环节五:学以致用1.白板和实物以及和刚开始的实验相结合,同时展示灯泡变色的现象。利用白板功能展示答案。2.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舞台中仙境是如何形成的?视频和微课同时使用。环节六:我的收获让学生试着写出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进行思考并作答。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利用所学知识试着去解释。试着写出自己的收获。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皆宜突破重难点。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一.定义: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需要吸热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需要放热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4 / 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