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3250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对菲利 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疑问。这就是:第 一,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稳定的关系曲线吗?第二,在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 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吗?他们批评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通货膨胀 预期作用。这样,他们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与通货 膨胀的交替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这种情况被称 为“菲利普斯曲线

2、恶化”。这就是说,现在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使失业率 维持在某一水平,或者说,必须用更高的失业率才能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降到原 先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即“临界点”之内。于是他们不得不提高“临界点”,以 便在新的菲利普斯曲线下调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水平,如图 19-6所示。H19-6附切预朗冊菲利晋斯曲議在图19-6中,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PC1位于社会可接受程度之内,即位于图 19-6上阴影部分为“临界点”以下的安全范围。但当菲利普斯曲线从PC1移到PC2以后,PC2不通过原来的安全范围,此时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都不能 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下降到图上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安全范围。于是只得

3、提高“临 界点”。图上的虚线框表示提高“临界点”以后的安全范围。因此,向右上方移动 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对西方国家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同时并存局面的反映。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呢?货币主义认为,原来的菲利普斯曲 线PC1反映的是通货膨胀预期为零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如果通 货膨胀连年上升,特别是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用高通货膨胀换取 低失业率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到了,工人就会 要求提高货币工资避免生活水平受通货膨胀侵蚀,如果人们预期到通货膨胀会以 4%的速度增加,那么,当货币工资率上升 7%时,人们会认为实际工资率只上升 3%。因

4、此,如果以往货币工资率上涨 6%便能使失业率降到 3%的话,那么现在达到 3%的失业率必须使货币工资率上涨 10%,即以往的货币工资上涨率 6%加上 4%的通 货膨胀预期。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依然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只不过现在的交替关系表现为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在通货膨胀完全可以预期,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情况 之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货膨胀率 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是一种短期现象,长期中并不存在。长期内,菲利普斯 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线或正相关曲线。不论通货膨胀率上升多少都不能使失业率降下 来。甚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同方向变化。即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如 图 19-7 所示。APL吃PCjPG PC2LPC)OU105U图19-7耗期菲利萍斯曲线在图19-7中,U1为自然失业率,PCPC.为三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当自然失业率为一固定水平U1时,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经过U1的垂直线。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失灵,那么就会使自 然失业率从U1增长到U2 U3等等。它们与各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交点连接起 来,就形成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它反映了政 府调节措施失灵的“滞胀”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