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目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3449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题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语题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语题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题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题目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论语学而)(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 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 轻率,要经过思考。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 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 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C(“孔子认为要接近仁道”

2、有误 ,应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获得生活的满足”有误, 获得的应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2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 道德风尚。B、 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 “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 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C、孔子认

3、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C(这是子夏的观点,孔子在强调德育的同时,也强调智育,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 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孑L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 行为,这些比“文

4、”更重要。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 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 立身行事的根本。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 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 (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为,并不是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的“道德修养第一, 文化知识第二”的观点,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5、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 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这就突出地反映了“和”在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 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C、 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

6、用,和为贵”的思 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B “凡事都要讲和谐”与下文的主张相违背。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学而)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现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

7、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乎?”(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 ,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B、孔子要求人

8、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 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 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 衣食无忧,就算是行孝道了。D(子女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地孝敬父母。)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选自论语里仁)(1)下列

9、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 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 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 的最高境界。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 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 则,宁守

10、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 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 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 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 认知。B (“前者只是物质追求”有误,应是“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