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35422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仅供个人参考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襄阳南阳我的第一次推断:诸葛亮13岁随叔父依附袁术时,肯定是南阳城 外七里,隐居躬耕,这段时间估计因为年纪小,躬耕印象深刻。后来 随叔父投刘表,就可能迁到襄阳了,但是住的地方在襄阳周围,是不 是隆中不知道,属于南阳的管辖,其实那地方人烟稀少,交界的地方。 这段时间相对长些,年纪大些,条件好些,两个姐姐都出嫁给大族了, 投了老师,读书多且成长快,躬耕印象没有前面深刻,且到处游学, 结交了襄阳周边的不少学士,安家是襄阳周围,后来叔父死,

2、诸葛亮 不忍仕无能的刘表,就选择隆中隐居了,襄阳西二十里,这里环境和 南阳七里大致相似,山水树木平地,所以可能是二次隐居的地方,两 个特点,读书和经常云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 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出师表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尤其一个本,意味着开始的时候, 确实是在南阳躬耕,虽然年少理想远大,避乱的成分多,所以不求闻 达。后一句是三顾草庐,这个草庐就是躬耕之地吗?无论在哪隐居种 地,恐怕都有住房草庐吧,要不住哪里呢? 所以,南阳七里处

3、是早期的躬耕地,隆中和南阳都有草庐,南阳是开 始就隐居,隆中是在襄阳周边生活一段时间后隐居,主要是求学游学, 弟弟长大些,可能躬耕的多一些。三顾茅庐就是发生在隆中,但是那 会属南阳郡,就是现在的襄阳隆中,躬耕地基本就是现在南阳多一些 了,且是发生在早期。所以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开始在南阳的生活。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到襄阳隆中后的故事。因为生活时间跨度多达14年,且变换不少地方,加上战乱,边界 时常交错占领,更没有人记住当时的详细情况,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文 献各自记载的不同,难道说都是错

4、的?肯定有南阳和襄阳的影子,就 是个南阳到襄阳,有小长大,关系亲朋重在襄阳的一段历史而已。我的第二次推断:仅供参考争论的来源在于,中国古今地名的变迁和归属的问题上。所以先 补充几个知识点:1、东汉,“荆州刺史部”辖内有“南阳郡”和“南郡”。2、 南阳郡郡治在宛县(即今天的南阳市),南郡的郡治在江陵(即 今天的荆州市)。3、 新野(即今天的新野县),属于南阳郡;襄阳(即现在的襄 樊市),属于南郡。4、襄阳(现在的襄樊)和宛县(现在的南阳)都是县,是平级的 行政单位。5、南阳郡和南郡都是郡(类似省级的行政单位),是平级的行政 单位。6、刘备屯新野,至腕县(即现在南阳市) 60公里,到襄阳(即今 天

5、的襄樊市)70公里。建安二年,曹操打张绣便拿下宛县,刘备屯新野后与其对峙。新野几乎在襄阳县和宛县正中间。出师表中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肯定是在南阳郡内。刘备骑马出发,日近中午见孔明,等候时间估计1个半小时,8点出发,到12点得见,4个小时,路上的时间估计是2个半小时,根 据曹操追刘备,一天(12小时)急行300里,一个小时估算为25里, 2.5个小时大概行5060里,也就是说诸葛亮的隐居地在新野县周围 5060里,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到不了襄阳也到不了宛县。因为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 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所以说在新野与襄阳,新野与南阳之间找这样的

6、地方,位置符合的都 有可能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那草庐和躬耕地如果不住人,几年便和 没住人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找原来的隐居地的遗址几乎不可能 有所发现,只能从环境记载上入手,年代越远环境变化越大。所以只 有从当时和最近年代记载中寻找答案,这本身就是不完全让人信服 的。出师表中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二是 刘备三顾茅庐,寻求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的回答,提出对策是在有 草庐的地方。其核心内容是,在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后,分两路北上灭 曹。有一路是:派一名将军,率荆州军队北上“以向宛、洛”,宛,曹魏统治区。说明了诸葛亮对答刘备问话时,荆州是在宛的南边,地 理方位确实如此。至于诸葛亮和刘

7、备当时在什么地方,根据当时曹操 已经占领宛县,应该不在宛县。但是襄阳不属于南阳郡,应该也不在 襄阳。所以说诸葛亮躬耕地肯定不在宛县,即现在南阳市,也不在襄阳, 即现在襄樊市, 那么应该在哪里呢?根据以下的史料,我觉得就是襄阳西北、东北、北面,和新野中 间的位置,南阳市西南,南部,和新野中间的位置,距离襄阳城60里,距离南阳城60里,距离新野城50里才对。所以诸葛亮的实际隐 居位置不得而知,根据人类活动的需要,倾向于靠近城区寻找隐居地 是必然的结果。现在的南阳的卧龙冈和襄樊的隆中,都很有可能不是实际的诸葛 亮躬耕隐居的地方。根据诸葛亮对这些地方熟知,可以推算他的活动范围是很大的,这些 都是不止一

8、次光顾的地方,不足为怪啊。总而言之,大差不差,南阳到襄阳不过 100多公里,统称为诸葛 大故居吧。但是诸葛亮的精神一直都在发扬光大。南阳和襄阳诽谤之争,是狭隘的自私之争,根本不屑于究。以下都是摘抄,供大家参考。1. 再以与诸葛亮同时代的曹魏郎中的鱼豢撰写的魏略记载来 看,亮的好友孟公威,因思念家乡汝南,“欲北归”,遭到亮的极力 劝阻。从地理方位来说,汝南在宛县的正东、在襄阳的东北。如从宛 至汝南,应是“东归”,而不是“北归”。只有从襄阳出发去汝南, 才是“北归”。该书又记载说:“刘备屯于樊城亮乃北行见备”。 如果亮时住宛县,那由宛至樊城,就是“南行”了。2. 从离三国最近的两晋来说,也有史籍记

9、载诸葛亮的寓居地。如东晋初年王隐蜀记记载:镇南将军刘弘,在镇压张昌起义后,由 宛县移驻襄阳。他专门到了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立碣表闾”, 并命镇南参军李兴撰写诸葛亮故宅铭,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隆 中是诸葛亮的故居。刘弘此次去瞻仰时,只距亮去世时70年三国志注。另外,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在 汉晋春秋一书中说:“亮 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裴松之在三国 志。诸葛亮传中的“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句作注时,专门 引了习凿齿的这句话。说明裴松之也认为,诸葛亮是躬耕于南阳邓县 之隆中的。(南北朝)沔水注下中“沔水又东迳隆中”条注:“历 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

10、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即此宅也”。3. 从东汉末年战乱时,邓县和宛县两地的政治形势来看:刘表任 荆州剌史时,便将荆州首府移至襄阳,使襄阳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 社会安定、人才聚集、教育发达,一度成为汉末学术文化中心。而宛 县初为袁术占据,后来又为张绣占据(曹操就是在宛县霸占张绣的婶 婶而让典韦丧命的),再后来为曹操占据,战乱频繁。试想,诸葛亮 投靠刘表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怎么会去更加战乱的宛县呢?刘备于建安六年秋往投刘表,“表自郊迎,以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使拒夏侯享、于禁等于博望。”从这里可知刘曹两家的军事分界线是 在博望镇。若诸葛亮住在宛城,那是曹管区,刘备不可能一而再再而 三的带

11、着三骑穿越军事分界线,深入曹管区上百里去会见诸葛亮。再 说,曹操连徐庶的老母都虏为人质,会放过诸葛亮和其家人吗?4. 从诸葛亮躬耕期间的人际关系来看:史载,诸葛亮的大姐嫁给 中庐(今湖北南漳)大族蒯家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大族庞德公的儿 子庞山民。他迎娶的妻子,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亮的老师庞德 公住在襄阳城南岘山南,司马徽住在襄阳城东。亮的好友庞统,住在 襄阳白沙洲。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也住在襄阳城西的檀溪。这 一切都说明,如果诸葛亮不是在襄阳生活了十几年,是不可能与住在 襄阳城周围的亲朋好友,建立如此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实际上是一个基于有意识误记之上的 假命

12、题。所以说,是因为“襄阳说”硬是把历史上一切记载诸葛亮与 隆中关系的资料,一股脑的理解为诸葛亮在隆中躬耕。即:把诸葛亮 的留学之地隆中,牵强附会为亮的躬耕之地。其实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即可发现,凡是涉及诸葛亮与南阳关系的 史料,十有八九都有“躬耕”“草庐”这些躬耕地的关键字眼。如: 首先诸葛亮自己明确的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严从在拟 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 主。”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称: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刘禹 锡在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等。在宋代以前的古人是清楚的,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在隆中求学。这是两个有明显区别的客观事实。如魏略上

13、所说:“诸葛亮在荆 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司马 光资治通鉴:“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就连襄阳方 面认定的铁杆证据汉晋春秋也只是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 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请注意:话中没有提到草庐,没有提到躬 耕,只有个“家”字。而平山武侯祠、平顶山诸葛庙村,金鸡冢,西 湖村诸葛庙,方城小史店石峡口诸葛遗址等,均可称为诸葛亮的“家”。 而众多的家与唯一的躬耕之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家与躬耕地等 同起来,仍然是“襄阳说”的附会隐断而已。而大明一统志把两者的关系,说的最为明确:“诸葛亮琅琊人,躬耕南阳,往来隆中。”为什么在后来会出现诸葛亮躬耕

14、地的争论了呢?原来在宋金对峙 时期,宋朝的官员,已经不能到金人控制下的躬耕地南阳,去拜谒诸 葛亮了,只能到诸葛亮的留学之地隆中去拜谒。又因为诸葛亮躬耕地 特殊的历史意义,久而久之,就有别有用心者,将隆中附会为诸葛亮 的躬耕之地。但这里面岳飞除外,岳飞北伐中原,班师路过南阳武侯 祠,曾在武侯祠内书写诸葛亮出事表以铭志。其序为:“绍兴戊 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 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 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 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到了元,明,清三代,又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

15、在南阳卧龙岗, 从而否定了 “襄阳之说”。如大元一统志:“卧龙岗在南阳县境, 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 十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时人喻孔明为卧龙, 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诸葛草庐,在南阳县 七里卧龙岗。”诸葛亮故居之争一直在学术界未了,众说纷纭,偏安一方。但是, 诸葛亮的精神,一直在神州大地上发扬光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16、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 o ji e k ogfljirogeifcc, TOpBicnob3 groimio 麻yqeHuicic 码 egoBua Hedo 员冶hbi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ueiix

17、.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 o ji e k ogfljirogeifcc, TOpBicnob3 groimio 麻yqeHuicic 码 egoBua Hedo 员冶hbi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ueii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