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54209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语文上学期5.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4.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教学措施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意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中,主要采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默读、指读、齐读、品读、比读、引读、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由读、 指读、品读,使学生读中有所体会,读中有所感悟;通过学生的评读、比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提高朗读能力;通过教师引读、 范读, 渲染气氛, 使文中感人至深的场景得以再现。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说话想

2、象的 机会,使学生走出文本,放飞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包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第一段:称呼及问候。第二三四段:自己的遭遇。第五六七段:对和平的呼唤。写作特点书信体格式生字新词重点词、句卓越蓝盔凯旋灵柩手腕硕士永驻人间威胁呼吁妻子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特殊句的和平之花。鉴赏与评价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 世纪, 为战争敲响丧钟, 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短暂

3、的 40 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 和平、和平”创新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教育 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心愿!执牺牲凯旋吁巩固运用参阅内容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网络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丽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出示课题)质疑激趣

4、教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案设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计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品读感悟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 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 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a. 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b.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C.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d. 指导朗读。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a. 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

5、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b.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c. 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d. 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e. 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f.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教学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后记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 以课文为媒介, 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 读中悟情, 以情动人。 ” 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