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4880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 “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 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创设了 一种让学生情感亲历的过程。从一开始想抢救海龟的焦急心 情到救后喜悦心情的猜想以及最后的追悔,这样更能唤起学 生情感的共鸣。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 :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 时,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所以在本教案, 我设计了好几处让学生想象的地方。比如本设计中的一处想 象 : 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 沙滩足迹时,你最想

2、说什么 ?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 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 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 根据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 进了社会 , 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使“道”深入学生内 心。1. 认识 7 个生字“幼、侦、嘲、愚、蠢、吁、彻” ; 会 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 10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1. 会写 14 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向导的话,

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 ( 背景播放太平洋风景图片 ) 。师介绍 :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生物学家向导去往南太平 洋的加拉巴哥岛。加拉巴哥在西班牙语里被翻译为乌龟,那 顾名思义,加拉八哥岛也就为乌龟岛。观察一下那里的幼龟 是如何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2. 简介海龟资料,然后出示海龟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文的第一和第二小结 ) 。3. 阅读这段文字你得到哪些信息 ? ( 幼龟弱小、渴望到 适合自己生长的大海里去、入海的过程险象环生 )4. 小结: 这些资料老师都是从文中而来的,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上的课文自然之道 。1. 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或者思考。2. 师: 我们这篇文章的课题有个与众不同

4、之处,这个课 题是从文中的一句话截取而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文本, 自由读读课文,拿起笔,划划生字新词 ; 再找找文中的哪句 话包含着这个课题。课题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4. 初读检查 :(1)生字表中的新词认读。(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找出含有 “自然之道” 的句子 ?说说“道”的意思是 ? (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 这样的。”“道”的意思是 : 大自然生存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 生存。 )5. 小绿龟离巢进入大海究竟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呢 ?( 一 ) 绿龟离巢险象环生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你读这段文字时的心里感受 ( 着 急、紧张 )2. 这段文字让我们

5、体会到什么 ? ( “欲出又止” 、“踌躇 不前”说明小绿龟行动机敏谨慎 ; “突然”、“用尖嘴啄”说 明天敌凶猛,小绿龟危在旦夕 ; “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说明小绿龟也不好对付。 )理解词语“踌躇” ,这里的踌躇我 们怎么理解 ?能换个词吗 ?( 犹豫)这段话中,还有一个词语与 踌躇不前意思相近。 ( 欲出又止 )3. 朗读这段文字时,注意读出小绿龟出境的危急。4. 师: 是啊! 能不焦急吗 ?太平洋的绿龟跟我们淡水里的 乌龟不同,它的头和尾以及四肢都无法缩到硬壳里,现在嘲 鸫那尖尖的嘴正啄着它那柔嫩的脑袋。外面的情况瞬息万变, 充满危机请全体女同学读幼龟“欲出又止”的部分。请全体 男同

6、学读嘲鸫袭击幼龟的部分。( 二 ) 游客见之心急如焚1. 师: 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是紧张的、是焦急的。假 如,此时你是游客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2. 是啊! 文中的几位游客也发出“要救救小幼龟”的呼 声。可是向导呢 ?他的表现又是怎么样的呢 ?3. 师: 在我们的批评指责声中,想到终于怎么做了?“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5. 那只小绿龟得救了,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 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小游客们的心情得到释然可事情的结果 怎么样 ?下节课再学习。1. 抄写生字新词2. 课文内容的填空练习。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 律办事,往往会产生

7、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当我们把那 只小绿龟抛向大海的时候,我们就犯下了“愚不可及”的错 误,那自然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自然之道 。1. 自读 5-8 自然段 ,说说我们怎样评价自己的行动 ?( 我 们很快明白 :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2. 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 “蠢事”指哪件事 ?3. 回头找找小游客们的哪些想法、 做法愚不可及 ?用“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呀”开头说话。4. 回头找找生物学家向导的哪些想法、做法愚不可及 ? 用“我真是愚不可及呀”开头练习说话。1. 回归课题,引发话题。师: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

8、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 背的)2.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 ( 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 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3.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 和开课导语谈谈 : 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 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 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 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 ,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 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 律的兴趣 )1. 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 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2. 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 全班交流。 ( 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 相关记载一一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3. 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也可结合 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 。4. 课后继续寻找遵循“自然之道”的事例,或者是违反自然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