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25537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只贝》教学设计汇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一只贝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激趣导入1、在浩瀚的大海里有许许多多的贝壳,其中有很多的贝看起来非常漂亮,而今天作者给我们介绍的却是一只丑陋的贝。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只贝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4、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

2、文中讲了一只贝的一生,它曾经美丽过,因为一颗石子钻进它的体内,它变得丑陋了,被人们遗忘在海滩上,当人们发现它有闪光的珍珠时,它已经不见踪影了。)师:是啊,这是一只独特的贝。文章作者这样来评价这只贝:(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师:我们围绕这句话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口述: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可怜”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可敬”在什么地方?作者写这只贝是想告诉我们什么?5、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你认为表现出这只贝可怜的、可敬的语句,在旁边作出批注。(2)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二、解疑合探:1、体会这只贝

3、的“可怜”:(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1)表现“可怜”语句:“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守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你从句中哪些词语感受到贝的“可怜”?它可怜在什么地方?)(它“只好受着”、“默默地”、“说不出来”,说明它在默默忍受苦难煎熬。)(学生自由谈感想)(2)引导学生体会:它变得如此丑陋,也因为丑陋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别的好看的贝被孩子们捡起来,拿花丝线穿着,系在脖颈上。而它没人理睬。也说明它的可怜。(文中这样写道:“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它不

4、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3)师(过渡):难道这只贝天生就这样丑陋、可怜吗?(出示:文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学生谈感想:曾经身子嫩嫩的,壳很体面,还留着色彩和线条。是啊,曾经美丽的贝因为一颗石子变得如此丑陋,而它只有默默地忍受苦难折磨。真是一只可怜的贝啊。可是作者又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这是为什么呢?2、体会这只贝的“可敬”:(1)“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贝在磨制珍珠的时候,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忍受了痛苦的折磨,最终磨制出闪光的珍珠,所以它是可敬的。)(2)“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它。”(当它奉献出最珍贵的

5、东西后,但它却消失了,不求回报。)追问:孩子们为什么要再次找这只丑贝?(被这只贝感动了,认识到这只贝的美。)3、读到这儿,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句中包含了作者对这只贝怎样的感情?该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谈体会-指名读带上感情齐读)4、体会作者写这只贝的目的:(1)过渡:是啊,就是这样一只丑陋的贝,可却赢得了大家的敬佩,赞扬,我们永远记住它了。那些曾经被孩子系在脖颈上的美丽的贝呢?(被人们丢弃了)-文中这样写道:“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两者比较,你有什么感想?那些漂亮的贝壳虽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欣赏

6、,但那只是暂时的,它们也许有一天会被人们所厌倦。外表丑陋的贝被人们忽视只是暂时的,它的闪光点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人们需要的还是这只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2)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小组说,指名说。小结: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5、体会文章写作方法:作者写贝,仅仅是在写一只贝吗?(通过写贝,赞扬了和这只贝一样具有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

7、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三、质疑再探(5分)回顾课文,引导再疑:1、想一想,课前的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预设:(1)第一自然段中“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这句话的意思。(2)最后,孩子们没有找到这只贝,它去哪儿了?作者写这样的结尾有何用处?四、运用拓展1、谈收获: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当小老师: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同桌。3、展示习题:收集典型的习题展示4、教师补充题:小练笔:读这篇文章时你想到什么?选一点写下来。板书设计: 软肉被啮只剩壳一只贝 石子进入忍受折磨 可怜 可敬 血肉磨制成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