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5608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草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草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草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草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草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草的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草教学设计执教:梨树中心校刘成明教学目标1 、会读 1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2 、知道小草的特点及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3 、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4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草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导入:同学们,在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中,有广阔无垠的蓝天,有浩瀚无边的大海,有高大挺拔的苍松,还有芬芳迷人的鲜花。然而有人却喜欢那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的小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2 、板书课题: 6小草并齐读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 、指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板书:顽强的生命力;到处都能生长;春天的象征和希望;给大地增色;三、品读悟情1 、读议第二自然段(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那一个自然段写出了小草具有" 顽强的生命力 " 。( 2)思考: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你能结合自然段内容,说说诗句的意思吗?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第3 句话与后面是什么关系?( 3)学法总结:板书:诗

3、总-分师:正是因为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所以作者写了 "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这样的小草,怎能不让人爱它、赞美它呢?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篇这样写道:(课件出示)小草,绿色的小草,没有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2 、分组学习 35 自然段( 1)分组朗读( 2)学生汇报师:总之,从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寒风刺骨的北国,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绿色的身影。所以,作者说:" 读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样的小草,怎能不让人爱它、赞美它呢?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篇这样写道:(出示)小草,绿色的小草,没有

4、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师:" 当严冬刚刚过去的时候, 人们看到一丛丛嫩绿的小草从地下钻出来, 就感到了春的信息,春的希望。 " 所以,作者说: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出示)小草,绿色的小草,没有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师:小草扎根在大地上,给大地增色。默默装点大地,这样的小草,怎能不让人赞美它呢?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出示)小草,绿色的小草,没有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3)讨论

5、:这四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3 、总结全文( 1)说说整篇课文的结构:总- 分 - 总(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拓展延伸1 、你认为作者写的只是小草吗?" 它 " 还象征着什么?2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哪些人像 " 小草 " ?五、总结小草啊!小草,你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你从不与大树比高低,也不与鲜花争艳丽,你从不渴求什么,索取什么;只要有点雨露,你就会满足,只要有点阳光,你就会灿烂。你用你的精神鼓舞人间,你用你的生命回报大地,我真心希望你们都能成为祖国大地上一棵青青的小草。1 篇二:小草教学设计教科版年级上册小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草

6、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依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第二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设计从情景入手,歌曲导入,使学生对小草有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小草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会质疑,在语文实践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会背一些描写小草的诗或名句,对分析课文中第 2、3、4、5自然段以古诗名句开头的中心句,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学生的质疑和解析能力还较弱,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在读中感悟,读

7、中悟情。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小草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请家看大屏幕,大家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

8、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大屏幕出示歌词,使学生从歌词中初步了解了小草的性格特点,为进一步的学习课文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 】 二、看题质疑,初读感知1 、 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2 、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 想听听吗? (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3 、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

9、质疑,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1. 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2. 请画在书上边,画好后看大屏幕,你找到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齐读。3.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4. 师: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生: 2、 3、4、 5 自然段。师:请快速浏览这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生: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5. 读议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然后齐读。2).思考: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3).找出

10、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 -师范读 -自由读 -指名读【设计意图:引导在小组合作中品读课文,学习第2 自然段中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抓住训练时机,渗透学法指导。】6. 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 3-5 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1 ) . 幻灯片出示自学 - 合作探究提示:我相信我能行:a.有感情的朗读你患的自然段.b.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c.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d. 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1、,来进一步生动、形象的突出小草的特点?2 ) . 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3 ) . 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7. 引导学生学习 6、7 自然段:1 ) . 自由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 . 你敬佩小草的什么?它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利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 3、4、5 自然段, 在师生的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小草的优秀品质。】四、精读课文,感悟提升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纵观全文,你有哪些收获呢?(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结构,及写

12、作特色来谈一谈。)1. 学生谈收获。2. 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满载而归:1 ) . 语言如诗,简洁优美;2 ) . 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3 ) . 写作手法:对比;4 ) . 构段方式: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5 ) .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再次感悟小草的平凡和伟大,再次感悟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师生总结出学习收获。体会本课的写作特点,欣赏文章的诗文美,感悟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 】五、布置作业,扩展延伸师:学了本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

13、业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想好的同学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争取百花齐放。)【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留作业,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测对本课涉及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顽强的生命力;到处都能生长;象征春天希望;扎根大地并增色;敬佩,启示【设计意图:概括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篇三:草教学设计 , 教案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篇四:古诗草教学设计全国中小学 "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

14、学案例评选草教案设计篇五:草教学设计草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取 " 以读带译 " 的教法,即先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译文,然后再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古诗。在讲解古诗时,一是通过古今诗歌对照解词、析句、翻译;二是画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内容 ,体会诗情。【教学目标】、利用字理知识学习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课时。【教学过程】一、运

15、用 " 四读 " (读通、读懂、读熟、读好)方法学习现代文又多又密的草, 每年都枯死一次又茂盛一次。野火无法把它们烧完,了。草:原野上长满了一到春天又生长起来" 读通、读懂、读熟、读好 " 具体体现了 " 感知、领悟、积累、应用 " 这一习得语言的规律,显示了它的科学性。二、借助现代文学习古诗、揭示课题读古诗:刚才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了草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首内容相同的古诗草。板书:草 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 这首诗的产生还有一个故事呢! 传说白居易岁那年, 他带着自己的一篇诗稿去拜见大名人顾况。顾况一看白居易这个名字, 就开玩笑说: &

16、quot; 长安的大米很贵啊, ' 居 ' 在这里不 ' 易 ' 啊!你有什么本事? " 白居易拿起一支毛笔,在墙上 " 唰唰唰 " 就写起来,当写到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这两句时,顾况拍着手说: " 好好好!有这样的才能,你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 后来,在顾况的指导下, 经过自己努力, 成为了著名的诗人。 课文草是选取这首诗前四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个人读; 同桌读; 指名读; 检查读。 要求学生把:离离、原、岁、枯、荣、尽等 " 字眼 " ,

17、在现代译文草中找出对应的词语,用 " " 标出。、析词、解词、翻译: 全景板画,从词悟句:在讲 " 离离原上草 " 一句时,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幅简单的草原图。教师说:" 谁能看图说说,原野上的草长得怎样?" 由此引导学生理解 " 离离 " 的意思 。(草很茂盛的样子)这时老师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 离离原上草 " 的意思说一说。 连续板画,显示变化:讲到 " 一岁一枯荣 " 一句时,先引导理解:岁:出生年,就是岁。荣:山上有草有木,与" 枯 "

18、; 是反义词。每年有四个季节,接着教师连续画" 春夏秋冬 " 四幅草原图。发芽茂盛变黄干枯。师: " 谁能说说这四幅图的意思?一年中有哪两次最明显的变化?"老师又让学生把词语" 荣 " 、" 枯 " 贴到对应的图画下。最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一岁一枯荣" 的意思。学生们能根据黑板上的画,说出草原上一年四季的变化,较好地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 改添板画,寻根求源:讲到 " 野火烧不尽 " 一句时,先学习:" 烧" 与"绕 "、"

19、浇" 的区别。" 尽 " 字中的 " 尺 " 像杯子,杯子倒过来,里面没有水了,所以" 尽 " 意思是 " 完 "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改添图画,使学生领会" 烧不尽 " 的是草根。师: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野火一烧,烧了个清光,但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边讲边将草改成黄色,画上熊熊大火烧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图地上的草)生:因为地下的草根没有烧掉。教师根据学生的话,画出地下的草根。 指名板画,引发联想:教师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 4 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 " 春风吹又生 " 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师又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由于将难懂的诗句化为形象的简图,低年级学生不但易于理解,而且感到有趣。三、熟读成诵,背诵表演、吟唱草 。、扮演角色背诵草,讲解诗句意思。积累古诗重运用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背诵的目的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_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