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5862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双基练新人教版必修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时双基练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计时:45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5分1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的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n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川、 w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屡次重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 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 1/2和1/4解析此题考查基因

2、别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两大遗传规律的理解及实验分析能力。I、 H小桶中放的是同种小球,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别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项错误;每只小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应相同,但是小球总数可以不同,B项错误;川、W小桶中放的是两种不同的小球,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的自由组合过程,C项错误;甲、乙重复实验中Dd、AB的组合随机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2 X 1/2 + 1/2 X 1/2 = 1/2 和 1/2 X 1/2 = 1/4 , D项正确。答案 D2. 如图表示的是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下 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 、杂交后代

3、的性状别离之比是9 : 3 : 3 :1B.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 : 1 : 1 :1C. 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 植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析植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 D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叭 AB.Ab.駅子间16种勺结合方武.9种基氐型'4种表现型帚3丨3;1A.B.和C.D.和解析 基因的别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答案 A4. 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 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 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独立遗传

4、,Fi均为黑色。Fi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 F2, 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 色:白色=9 : 6 : 1,贝U 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 1/3B. 1/8C. 1/4D. 1/2解析 此题考查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应用及计算能力,难度中等。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浅黄色个体占6/16 , F2中浅黄色纯合个体占 2/16,故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3。答案 A5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表所示:F1的性状抗病感病无芒有芒

5、F1的性状百分比75%25%50%50%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那么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B. 1 : 1 : 1 :1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A. 2 : 2 : 1 : 1C. 9 : 3 : 3 : 1D. 3 : 3 : 1 :1解析 此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分析推断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大。假设控制抗病、感病性状的基因为A、a,控制无芒、有芒性状的基因为 B、b,那么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R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单独考虑抗病和感病,杂交组合为A_x aa,后代抗病 Aa占2/

6、3,感病aa占1/3 ;单独考虑有芒和无芒,杂交组合为 Bbx bb,后代有芒占1/2,无芒占1/2,两 个性状组合后,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 2 : 2: 1 : 1。答案 A6.人类皮肤的颜色由黑色素的多少来决定,黑色素的合成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A和B均可使黑色素增加, 二者使黑色素增加的效应相同并可累加,现有一纯黑种人和一个纯白种人婚配,Fi的肤色为中间色,假设Fi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婚配,那么 F2的肤色种类及比例为A.5种1 :4 :6 :4 :1B.5种1 :2 :4 :2 :1C.4种9 :3 :3 :1D.4种4 :2 :

7、2 :1解析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由题意可知,Fi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0,因此F?共有5种表现型,且各表现型比例为1 : 4 : 6 : 4 : 1o答案 A7.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 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i,再用Fi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Ml1005025Q1 n-rft'IF需秆繼利 WfT 执病甜松i拭拚加弱漏IM2A. DdRrC. ddRrB. ddRRD. Ddrr解析

8、此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结合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的相关结论,利用反推和正推结合的方法就能分析出玉米丙的基因型。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i, Fi的基因型为DdRr;再结合图2中抗病:易感病=3 :1和高秆:矮秆=1 : 1,可以 推知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ddRr o答案 C&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i植株自花传粉,从 Fi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 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 概率为A. 1/3B. 1/4C. 1/9D. 1/16解析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Fi植株的基因型为

9、YyRr, Fi植株 自花传粉,产生 F2即为Fi植株上所结的种子,F2性状别离比为9 : 3 : 3 : 1,绿色圆粒所 占的比例为3/16,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绿色皱粒为隐性纯合子,所以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几率为1/3 X 1= 1/3 o答案 A9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 三个显性基因,否那么表现为无色。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 aaccRR-f 50%有色种子 ;MX aaccrr>25%有色种子;MX AAccrr>50%有色种子,那么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 AaCCRrB AACCRRC AACcRRD AaC

10、cRR解析由杂交后代中 A_C_R_占 50%知该植株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 中A_C_R_占 25%知该植株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中A_C_R占50%该植株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答案 A10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作亲本进行杂交,F全部为黄色圆粒。Fi自交获得F2,在F2中给黄色圆粒的植株授以绿色圆粒植株的花粉,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比例,理论值为()A. 15 : 8 : 3 : 1B. 25 : 5 : 5 :1C. 4 : 2 : 2 :1D. 16 : 8 : 2 :1解

11、析 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分析做出 合理判断的能力,难度较大。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F2中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1/3YY、2/3Yy,绿色植株的基因型为yy,杂交后代会出现 2 :1的性状比例。F2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2/3Rr,那么R的基因频率为2/3 , r的基因频率为1/3,其遗传遵循遗传平衡定 律,那么后代中 RR占4/9 , Rr占4/9 , rr占1/9,出现8 :1的性状比例。综合分析可知 冃 黄色圆粒植株的后代出现 16 : 8 : 2 :1的性状别离比。答案 D1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

12、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9 : 3 : 3 :1B. F1 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 产生四种 比例相等的配子C. 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时机相同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 1 : 1 : 1 :1解析 此题考查假说演绎法在发现遗传定律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较低。A选项是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实验现象;B选项为假说内容;C选项中雌雄配子的数目不相等;D选项是对假说的验证。答案 B现正常

13、,且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而母亲是该病的携带者,丈夫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那么这对夫妇所生的两个表现正常孩子非同卵双生子都为纯合子的概率是多少A. 1/3B. 19/36C. 5/24D. 36/121解析丈夫的父母表现正常,但丈夫有一个患病的妹妹,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计算得出丈夫可能为携带者2/3Aa,也可能完全正常1/3AA。妻子的父亲完全正常AA,母亲为携带者Aa,计算得出妻子为携带者Aa的概率为1/2,完全正常AA的 概率为1/2。他们所生孩子为 AA的概率为6/12 , Aa的概率为5/12 , aa的概率为1/12,所 以所生正常孩子为 AA的概率为6/11,两个

14、正常孩子均为 AA的概率为36/121。答案 D13. 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假设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那么最正确的杂交组合是A. BbTt S X BBtt早B. BbTt S X bbtt早C. bbTt S X bbtt早D. bbTt S X BBtt早解析 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运用及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根据题意,玉米基因型为bbTj时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 或bbtt时为雌

15、株。选项C的后代基因型为 bbTt、bbtt ,分别表现为雄株、 雌株,符合题意。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35分14. 16分果蝇的I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n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 r ,川号染色体 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 bbrrtt 果蝇与雄性纯 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 R的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表所示 未列出的性 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表现型 t性K野牛型只有黑体只有粉红眼只有短腿黑体粉红眼粉红眼短腿黑体短腿黑体粉红眼短腿雄性2526252727232625雌性2624282526252524(2) 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 号

16、染色体上。假设让 F1 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表中比较,子代性状及别离比 ( 填“会或“不会 )发生改变。(3) 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 (B) 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 3/16 ,那么这两只果蝇共有 种杂交组合 ( 不考虑正、反交 ) ,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控制果蝇翅脉数目的基因在n号染色体上。假设在一翅脉数目正常的群体中, 偶然出现一只多翅脉的雄性个体, 究其原因, 如果多翅脉是由于多翅脉基因的“携带者偶 尔交配后出现的, 那么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 (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 如果多翅脉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那么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17、 ) 。解析 此题考查基因别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1) 体色基因和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川号染色体和n号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可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因此短腿基因最可能位 于常染色体上;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 8种。因此这三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由于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且I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因此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w号染色体上。由于研究的性状均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让Fi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

18、代性状及别离比与表格相比拟,不会发生改变。(3) 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粉红眼短腿(B_rrtt) 个体的比例是3/16 = 3/4 X 1/4 XI 或 3/4 X 1/2 X 1/2 , 那么亲 代果蝇 的杂交 组合为 BbRrTtx Bbrrtt 、BbRrtt X BbrrTt 、 BbRrtt X BbRrtt 、 BbrrTt X BbrrTt ,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BbRrTtX Bbrrtt 、BbRrtt X BbrrTt 。(4) 根据假设推知,假设多翅脉是由于多翅脉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那么多翅脉是隐性性状,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隐性纯合

19、子,即Ddx DcRdd(多翅脉);如果多翅脉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那么最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即ddf Dd(多翅脉) ,那么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杂合子。答案 (1)( 基因的 )自由组合(2) w 不会(3) 4 BbRrTtX Bbrrtt 、 BbRrtt X BbrrTt(4) 纯合子 杂合子15. (19分)(2021 山东理综)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 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龜一1!实殓二甲X LPFiFi比倒1r 1&#

20、39;1 r1比例*3=,3(1)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或。假设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 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那么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2) 实验二的Fi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 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i, Fi中灰体果蝇8 400只,黑檀体果蝇1 600只。Fi中e的基因频率为 。Ee的基因型频率为 。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 。(4) 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

21、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 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种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果蝇杂交,获得 Fi;Fi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1 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那么为基因突变;n .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那么为染色体片段缺失。解析 此题考查遗传的两个根本定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 根据实验一,推知与体色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Eex ee,与刚毛长短相关的亲本基因型为Bbx bb,那么亲本可能的基因型为EeBbx eeb

22、b或Eebbx eeBb,但这两种组合均不能确定甲、乙具体基因型,因通过实验一推出乙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同理根据实验二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 EeBbx eeBb,该实验同样不能确定乙果蝇的基因型。两实验综合可推出乙基因型 可能为EeBb或eeBb。假设实验一能验证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那么实验一是测交实验,由此可知实验一亲本基因型只能是 EeBbx eebb,综合实验二可推知乙果蝇基因型为EeBb,那么甲果蝇基因型为eebb,丙果蝇基因型为 eeBb。(2) 由乙(EeBb) X丙(eeBb),子代中与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I/2 x I/2,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I/2 X I/2,那么与

23、两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i I/2 X I/2 I/2 X I/2 = I/2。一i 600(3) 由题意知:ee个体占8 400 + 600 x i°% I6%贝U e的基因频率为 40% E的基因频率为i 40%= 60%贝U Ee的基因型频率为:2X 40%X 60%r 48%因亲代全部为纯合个体,即只有EE和ee两种类型,那么EE个体的百分比为60%(4)由题意知后代群体中出现的黑檀体果蝇基因型可写作I I或I。与之杂交的亲本有三种基因型可供选择,选择基因型为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子代都是黑檀体果蝇,不会出现性状别离,无法判断变异类型。假设选择基因型为EE或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时,会因该黑檀体果蝇变异类型不同,F2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选择基因型为 EE的个体与该黑檀体果蝇杂交。假设为基因突变,那么遗传图解如下:假设为染色体片段缺失,遗传图解如下:EttE卄 11a? Ed1屮卅卅?lel-c厂丨4ictl1统计得:灰体:黑檀体=4 : 1。答案 (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eeBb(2)1/2(3)40%48% 60%答案一:EEI 灰体:黑檀体=3:1n .灰体:黑檀体=4:1答案二:EeI 灰体:黑檀体=7:9n .灰体:黑檀体=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