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6773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根据近几年语文教学实践来看,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 教师只向学生解释翻译,学生只管记忆和翻译名言和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 没有深层挖掘出文言文蕴含的思想美。 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当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承担着传道, 授业,解惑任务的教师没有向学生讲解学习文言文的社会功用,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 ;其次教师未找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 仍然用那种老套的教学手段, 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 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重视不够,认为文言文离现实生活太远了, 学了没

2、有用处。 因此,要把文言文教学从误区中引出来,要从我们教师自己做起,去解决学生思想的误区,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开发文言文精髓,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么才能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很轻松地学习文言文?这是每个中学教师不断研讨、探究的问题。 首先得从教师本身出发,就几年的个人教学经验,我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讲解社会功用,消除思想误区文言文是古人思想的传承,智慧结晶的存留,民族精神的支柱,孔子的“克己复礼” ;孟子的“舍生取义” ;岳飞的“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丹青照汗青” ,这些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代代相传, 至今仍在激荡着我们这些后生学子, 所以学习文言文可以弘扬民族

3、精神,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还可以研究历史,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动各项事业更好地发展。二抓住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诵读诵读(背诵和朗读) 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 ,可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进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随之融化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三体现教学的宗旨自主学习文言文是古人思想的结晶, 中国文化的精髓, 学习它不能只靠教师一味地去讲,

4、 更多的要学习者自身去体会, 去领悟。 首先要让学生在结合注释, 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文章大意, 并摘抄不理解的字词句, 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解答,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解答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遇到困惑和问题,对不容易解决的通过教师指导和集体讨论的形式大家共同探讨;其次,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读清句读,读出文章语气,语调,读出作者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四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文言文较之现代文难懂,枯燥,花了功夫和力气效果不一定理想,相当一部分

5、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没有兴趣。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作为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 。首先,教师自身要用扎实的文言功底和学识去影响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挖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内容,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 对教材进行得当的处理,不必字字抠教材, 进行必要的延伸与扩展, 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 逐步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是了解祖国文化与古人思想的重要途径, 只要“晓之以理,教之以据” ,才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教学文言文也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学技巧。教师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研究、自我充电、不断进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新课改齐头并进,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将理论、实际结合起来, 融入于教学课堂之中,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才能真正走出教学误区,带孩子们探寻到文言文的蕴含,进而挖掘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