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7056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影响开发技术介绍.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低影响开发什么是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 ),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 的雨水管理与利用思维理念及工程技术方法,重点在于采用生态化的措施,如渗透、 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尽可能从源头、分散式地维持城市开发建设过程前后的 水文特征保持不变,希望有效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道路不透水面积增加、土壤下垫面硬 化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总的来说, 低影响开发是雨水综合利用源头化、生态化、综合化发展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是 解决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的一大重要思想。那么什么是面源污染呢?面源污染是指溶解性的和固

2、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与它相对的即为点源污染,显而易见是从特定地点排放的污染物,如工厂的烟囱、 排水口等。相对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时空分布广泛、污染途径随机又多样、其成分又难以 预测甚至复杂多变,其治理和管理上的难度远高于点源污染。在点源污染控制手段日 渐完善的今天,如何良好的控制面源污染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环境领域新兴问 题。而低影响开发概念的提出,便是一个有效利用雨水、管理雨水,减少面源污染的 方法。好了,那说到底有哪些低影响开发的工程技术呢?下

3、凹式绿地LID技术之一绿地平均高程低于周围地面 10厘米至20厘米的绿地称为下凹式绿地,这样的绿地可 以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径流进入绿地中,入渗之后进入下一步的处理设施或直接 接入雨水管网中。它可以起到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作用,广义上主要包括生物滞留 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它的适用范围广、造价和维护费用均较低,且形式多样,是最常见的透水铺装 通过使用具有透水特性的新型材料对地面进行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嵌草砖、特殊的还有园林中常用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这也是最常见的LID技术之一在公园、河流两侧、人行道等承载量较小的道路上可以采用透水铺装,以增大地表的 透水性,减

4、小径流量。由此也可看出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强度不够,在车流量较大的地 段不适合使用,新型透水材料的研发工作也将是今后的热点之一吧。绿色屋顶顾名思义,在屋顶上种植绿化,它可有效降低屋面雨水的径流总量,并且极大程度上 降低了径流污染的负荷。屋顶绿化的起源还能追溯到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呢。不过屋 顶绿化对屋顶的要求条件较多,如屋顶载荷、防水条件、坡度等。生物滞留设施通过土壤的过滤和植物的根部吸附、吸收,以及微生物系统等作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 染物,根据位置的不同我们起了不同的名字,有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 生态树池等。一般道路中间绿化带、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间绿化带以及行道树经过一定的改造都 可以

5、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的。可见其改造方便,接地气。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沉淀)、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对雨水进行处理,相当于一个集一 二级处理于一身的微型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除了考虑正常的雨水处理外,要注意设计 暴雨的调蓄功能。雨水湿地在绿地和滨水区会比较常见,若是建于河边,可在岸边建 设生态走廊,设置跌水设施,也不是为一道景观。蓄水池显而易见,这个池子就是用来蓄积雨水的,同时在暴雨期间也可以起到削减洪峰的作 用。一般是个池子就能蓄水,游泳池、水库、池塘都是常见的蓄水池,不过用地紧张 的今天,大多数城市高楼下都会设置地下的封闭式蓄水池,不仅节约用地,储水量大, 在处理过后还能补充回用水用于绿化灌溉、洗

6、车冲厕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生水”。植草沟比较典型的雨水转输设施,是一种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拥有雨水管的转输作用,同时 起到水体净化的缓冲调节作用,一般可用于较为宽阔的道路边以及绿地中。天然/人工土壤渗滤土壤渗滤装置主要对水体的水质进行净化,常常与各类储水设施联用,起到处理回用 的效果。在房屋侧边的雨水管下设置土壤渗滤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初期雨水 的污染。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由于雨水对地表、屋面的冲刷作用,初期雨水被认为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因此,通过 一定的方法将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便可降低后期雨水的处理难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将该部分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其余部分雨水照常进入雨水管网或水系。其占地面积 小,径流污染降低效果好,不过弃流量一般不好控制。好了,关于低影响开发就说到这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LID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LID的实际工程理念也将融入到城市设计与建设中,为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