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7516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球结构课件湘教版必修.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1月11日,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喷出岩浆和火山灰。通古拉瓦火山位于厄瓜多尔中部的安第斯山脉中,离首都基多约180千米,是厄瓜多尔活动最频繁、危险性最大的火山之一。当地土著语中,“通古拉瓦”意为“火喉”。厄瓜多尔地球物理研究所发布报告说,通古拉瓦火山12日凌晨又发生3次剧烈喷发,强烈的爆炸声引起火山附近居民的恐慌。,水蒸气和火山灰形成的混合物在火山口上空形成高达3 000米的烟柱,大量火山灰顺着风势飘向远处,厄瓜多尔中部通古拉瓦省和钦博拉索省的农作物可能遭到破坏。 问题: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哪里?它到达地表时穿过了地球的哪些内部圈层?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呢?,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2、特征,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1)地壳的结构特点水平方向上: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垂直方向上: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大洋部分缺失)大陆地壳为双层结构,而大洋地壳以单层结构为主,【典例】下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 B. C. D.(2)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的原因是( )A.的缺失 B.的缺失C.的缺失 D.都不缺失,但变薄,【思路点拨】首先要明确图中序号:是硅铝层,为硅镁层,是地幔。莫霍面以上的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地壳。硅铝层(

3、)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是造成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的主要原因。答案:(1)A (2)A,【互动探究】 若图中“高山”处有一座火山喷发,并有岩浆喷出,则岩浆来自图中的_层。若还能引发地震,则在陆地上的人和在海上航行的船上的游客感觉是否相同?试说明。,【解析】岩浆来自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由于纵波能在固、液体中传播,而横波则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船上人员不会感到左右摇晃。答案: 不相同。 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船上的游客只感觉上下颠簸。,【借题发挥】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

4、小。如下图所示:,1.教材P25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点拨:(1)在同等介质传播时,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2)在地下(陆地部分)约33km处,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3)在地下2 900km处,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4)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将地球内部划分出两个界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同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5)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知:地壳、地幔和内核由固态物质组成,而外核则为液态。,2.教材P27活动 点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时要注意内部圈层一般画为同心圆状,如图所示,要标注两个界面和三个圈层名称,并标明分界面深

5、度,标注出软流层和岩石圈。如右图外部圈层形态不规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是有正式记录110年来日本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处。截至3月17日,灾难造成的损失惨重。据此回答1、2题。1.地震发生时( )A.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本州岛B.先传播到本州岛的是横波C.本州岛的居民先感觉到左右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本州岛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簸,2.下面关于此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B.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

6、度均迅速增加D.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均一的,【解析】1选A,2选C。第1题,地震发生时,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先到本州岛的地震波应是纵波,本州岛的居民先感觉到上下颠,后感到左右晃。第2题,P波和S波到达莫霍界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S波到达古登堡界面后消失;地幔内部的物质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不是均一的。,读右侧地球四大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3、4题。3.圈层甲、乙、丙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大气圈 B.甲C.乙 D.丙,【解析】

7、3选D,4选A。第3题,图中甲圈层位于大气圈层底部、乙圈层全部、丙圈层上部,为生物圈;丙圈层位于最底部,为岩石圈;乙圈层为水圈。第4题,四大圈层中,大气圈厚度最大。,5.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_,B_,判断依据是_。(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_为不连续面。(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什么变化?A波_,B波_。从而发现了D_为不连续面。(4)C面以上为_,C面和D面之间为_,D面以下为_。(5)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地震

8、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不仅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同时也可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因此正确读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1)横波 纵波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33 莫霍面(3)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 速度突然下降 古登堡面(4)地壳 地幔 地核(5)E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为固态。,【方法技巧】利用波速判定地震波的方法(1)看波速大小。在地球表面,纵波速度大约为89千米/秒,横波速度大约为45千米/秒,纵波速度总比横波快。(2)看波速变化。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地下平均17千米处,纵横波速度都明显加快,至2 900千米处,横波速度增加至约7千米/秒,纵波速度增加

9、至约13千米/秒。之后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突然下降至约8千米/秒,说明经过的介质发生了变化。,1.(2011杭州高一检测)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B.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C.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D.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解析】选A。本题考查地壳组成及分层。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上很薄,甚至缺失,呈不连续分布,硅镁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呈连续分布;地壳由岩石组成,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2010常州学业水平测试)右图为地球号研究船钻探示意图,此船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是:钻探

10、到地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钻探到地幔过程中,钻头将经过岩石圈B.钻探到地幔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岩浆C.钻头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的考验D.图中的生物圈只存在于水圈的上部【解析】选D。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圈层,并广泛分布于其他圈层。,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选D。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4.(2010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11、解析】选D。由于生物的存在,使得生物圈成为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结合下面丹霞地貌景观图,回答5、6题。,5.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解析】5选C,6选B。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

12、圈、大气圈;该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说明了地球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假设推理地球内部圈层现在人类能把自己送入太空,甚至飞船可以飞出太阳系进行太空探险。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曾写过一部地心游记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德国科学家黎登布洛克等三人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游,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见识了种种奇观后重新回到地面的经过。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要想进入地心还是难以实现的,但我们可以假设进入地球内部观察。,1.请从所经过圈层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各圈层的物质状态、各圈层的大致厚度等几个方面简单描述

13、沿途的见闻。2.根据科学家探险活动中所收集到的资料,绘出地球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3.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上天容易,但入地仍然很难。除教材中所介绍的利用地震波来间接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以外,你能想出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其他办法吗?,【提示】分析该题需结合所学的地理原理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我们能顺利地进入到地球内部,那么我们的所见所闻就能验证地球内部圈层各特点的真实性。在绘制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时,应通过相关坐标分清各圈层的厚度及其界面。第3题,要求我们大胆想象,合理地推导出其他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的方法。,答案:1.从地表到地心,温度和压力呈现递增趋势。地壳:为固体,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幔:呈固态,下界在距离地表2 900千米深处;地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