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以养德信以修身.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7699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以养德信以修身.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诚以养德信以修身时间: 2016-08-13 09:09:34 | 作者:高春燕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 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 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信,可以让一个人无愧于心。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 公元前,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他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 欣赏季札子佩戴的宝剑,却难以启齿。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 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便赠送给 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后,再途经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子 感到非常遗

2、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赠给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 君墓前的树上。季札子对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知道的事,也毫不马虎,不做违 背己心的事,可见他守信的思想境界之高。人无信不立。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 鞅于是就说服了秦孝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 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扫墓百姓中有谁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 10 金。百姓对 于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随后,商鞅又布告国 人,能移动那块木头的人给 50 金。这时,终于有个胆大的人移动了这块木头, 商鞅立马就给了他 50 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效果立竿见影,使 百姓相信了新法可信,从而推行了新法。正是商鞅这种言而有信的做法,才使 得商鞅变法的成功。诚信,成就仕途的美满。通往顺畅的事业之路,必不可以的便是诚信。北宋词 人晏殊亦是如此。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存给皇帝,皇帝召见他 后,就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一同考试。由于考题他曾做过,他便把实情告知给 皇帝,并要求皇帝重新出题。皇帝与大臣便共议了一道更难的题目给他,结 果,答卷优秀,获得了皇帝的赞赏,赐予了他“同进士出身”,拥了一翻好的 事业。正是晏殊的诚实才造就了他仁途的美满,事业的成功。诚以美德,信以修身,为你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