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8022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三柱理论[医疗经验].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骨折三柱理论,1,医疗运用,桡骨远端,2,医疗运用,3,医疗运用,4,医疗运用,5,医疗运用,6,医疗运用,7,医疗运用,8,医疗运用,9,医疗运用,胫骨平台,10,医疗运用,11,医疗运用,12,医疗运用,13,医疗运用,14,医疗运用,15,医疗运用,16,医疗运用,17,医疗运用,18,医疗运用,19,医疗运用,20,医疗运用,1983年,Denis提出“三柱概念”: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椎间盘的前部;中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2、椎间盘的后部;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椎间小关节和棘间韧带,21,医疗运用,22,医疗运用,23,医疗运用,髋臼的三柱理论,24,医疗运用,坐骨

2、组:起始于髂骨耳状面部,跨越并融于坐骨大切迹,下行坐骨体至坐骨结节;此为髋臼后柱。髂骨弓状线组,起始于骶髂关节部,下融坐骨大切迹,前行并跨越髂耻隆起部,止于耻骨结节部;此为髋臼前柱。髂骨前翼组,起始于髂骨结节部,略向前下至臼顶方向的柱状形,并与髂前下棘相融合;此为髋臼中柱。,25,医疗运用,26,医疗运用,27,医疗运用,基于Herring对Legg -Perthes 病的三柱概念8,将股骨头冠状面划分为外侧柱、中央柱、内侧柱,外侧柱占股骨头宽度的30%、中央柱40%、内侧柱30%。,28,医疗运用,29,医疗运用,30,医疗运用,31,医疗运用,32,医疗运用,Myeson等提出三柱理论:内侧柱由内侧楔状骨和第1跖骨构成;中柱由中间和外侧楔状骨及第2、3跖骨构成,它的活动性最小,中柱的不稳定对于步态的影响最大;外侧柱由骰骨和第4、5跖骨构成,由于其活动性相对较大,对于创伤后的不稳定的耐受性较强。,、,33,医疗运用,34,医疗运用,根据这一解剖特点,笔者提出将跟骨分为前、中、后柱: 前柱为跟骨前13 部,是跟骨距下关节面的前中关节面及距骰关节所在部位; 中柱为跟骨中13 部,是跟骨后关节面(载距突)所在处; 后柱为跟骨后13 部,是跟腿及跖筋膜肌肉肌腱附丽处,为非关节面区。也就是说跟骨前中柱骨折为波及关节面的损伤,后柱骨折为非波及关节面的损伤。,35,医疗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