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8718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山水新授课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桂林山水新授课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热爱祖国  河山的思想感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通过看图、学文,了

2、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要理解它的水的特点是重难点,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 桂林山水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和桂林山水的特点。 四、 教学方法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竞猜游戏、激趣导学、出示几组名胜风景的

3、录像、做竞猜地名游戏,激趣引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百度视频:1 / 4百度视频:百度视频:出示桂林山水百度视频:、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因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百度视频: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

4、啊(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思考每小节写的什么?4、检查朗读情况。  a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b 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a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b哪位小朋友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再理解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桂林的山水风景是天

5、下第一美的 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也随作者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一起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吧!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a 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出示句子和画面b 这样比较着写漓江的水有什么好处呢?c  漓江的水美,它的美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找出相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出示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板书:静、清、绿)( 1)、欣赏漓江图片,理解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

6、“清”、“绿”。百度图片: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2)、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3)、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师:作者写出漓江的水从感觉和视觉上给人的感受,并进行丰富的想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巧妙点缀,给人以秀美灵动之感。我们也来仿照作者的写法,说几个优美的句子: 师小结:作者描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时,用了三个结构特点相似的分句,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它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一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个句子写

7、得多美啊,让我们再边读边美美地体会一下吧。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游过了漓江的水,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桂林的山吧!(欣赏图片)桂林的山如此之美,让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那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赶快找到描写桂林的山的第三自然段。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1)、师出示自学要求: 、作者把桂林的山与什么作了比较?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桂林的山写好的? 、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3)、各小组代表汇报:(4)、再次欣赏图片,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

8、、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5)、师重点检查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师: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怎样读?读出很“奇”、很“秀”、很“险”的感受来。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4、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如此美的水,如此美的山,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也找找这种感觉。 (1)读读第四自然段,欣赏桂林山水视频。  师:在第四段中,哪句是总结桂林山水美景的。为什么说这段是总结段呢? 

9、师:再进一步启发:不但是那么“奇”、“秀”“险”的山,你再仔细看看,山中还有什么云雾迷茫、绿树红花,江面上呢竹筏小舟。想想吧,这里不是好象进入仙境吗?    2)、齐读: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四、品读欣赏、指导背诵、通过看录像边欣赏边背诵。百度视频:师引导学生背诵时注意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结构相似的句子五、总结全文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了感觉如何?仿照作者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句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1)、学生习作展示(2)、生谈收获 六、 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之作。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它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

10、的文章,所以至今还能背下来。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一、重视感情朗读。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然后再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背诵,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背。二、重视语

11、言实践。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桂林山水”,然后睁开眼睛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学生把产生在脑海里的画面能讲述出来,但不够美;原因是平时我不注意他们说的能力。这一点有待提高。三、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如我让学生看着书中的句式“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让他们仿写,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丰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 学校:青州市益都街道满族小学 姓名: 刘剑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 3280755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青州市益都街道满族小学刘剑,男,1982年生,青州益都街道人,2006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体育系,现在青州市益都街道满族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